“紀大俠,不知你還記得從前的話語?小兒可否入你法眼,自此跟在你身旁鞍前馬後?”王得發小心翼翼道。

如今他卻不敢奢求自己的兒子能夠拜入紀一川門下了,只要有一條前程出路,他便心滿意足了。

“王兄客氣了,你我從前兄弟相稱,今後也理當如此!”紀一川微微笑道。

但王得發卻是立即站了起來鞠躬作揖,神情之中滿是惶恐:“不敢不敢,紀大俠就不要折煞小老兒了。”

紀一川雖然不在乎區區稱呼,但他卻不可僭越。

紀一川見此也是心頭一震,也不知這麼多年發生了什麼事,把他的老夥計調教成了這副模樣。

“小老兒的大兒子年紀大了,已年過十七,武道上前途已斷,小老兒也不奢求什麼了。

但小老兒的小兒子才十二歲,天資聰穎,頗有武道天份,不知紀大俠您能否提攜一二...”王得發顫顫巍巍道。

很顯然紀一川的念及舊情讓他感動不已。

而站在一旁的王大發聽聞此話則是當即面色一陣慘白,誰不能看出來面前的這位叔父絕對是一位武道有成的絕世高手,能夠跟在其的麾下足以改變一生的命運。

可是老爹不公,竟然因為他年紀大了,竟然便不再為他爭取,這難免讓他的心中湧起陣陣不平。

好在下一刻紀一川的話語又讓他重新燃起了鬥志。

“十七歲算什麼前途已斷,十七歲的武道之路才剛剛開始!王兄你若放心,便將你的兒子交給我,我親自培養。

不出二十年,定還你兩個金剛境的兒子!”

“多謝紀大俠!”

.....

就這樣,紀一川在故友王得發這裡收穫了兩名手下,而後又先後前往了張書生、燕雙鵰等一眾手下的家中,共收穫了七十餘人。

紀一川最初的班底算是初步建立完畢。

王得發的兒子王大發和王繼發,紀二茅的兒子也便是他的侄子紀沐陽,紀三山的兒子紀星辰,張書生的兒子張全友以及燕雙鵰的兒子燕笑歌等六人,他決定親自帶在身邊培養,其餘的人則是交給龍在淵代為培養。

此行任務圓滿完成,紀一川也便有了回京的心思。

但他回來招收手下的事情也不知怎麼傳到了他爹的耳中,愣是帶著一大家子的人找到了他的面前。

紀一川如今飛黃騰達,紀大頭自然也想讓紀一川幫忙拉一把其他的孫子。

而紀一川見此也頗為意外,紀大頭已經七十餘歲了,身體雖然已經百病纏身,卻仍是活得好好的。

這個歲數在農村,已經算是長壽老人了。

但面對紀大頭的祈求,紀一川還是搖了搖頭。

紀一川對於紀大茅紀小茅二人本就十分厭惡,惡其餘胥,他又怎會對其子嗣心生喜歡?

雖然只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但他卻也不想成人之美。

而這時他也終於理解為什麼神鵰俠侶中黃蓉為什麼那麼討厭楊過了。

這一看黃蓉還真是個好人,雖然沒有教楊過習武,卻還是教其讀書認字,給了他一口飯吃。

換了是他,他爹生前屢屢與他作對,不殺了他的兒子都不錯了,又豈會不計前嫌的培養對方的兒子?

此刻紀一川便是如此,紀大茅曾經背叛過他,他又豈會再培養他的兒子?

而紀小茅雖然沒有得罪過他,但紀大頭這老登最為疼愛對方,紀一川自然便天生對其厭惡。

“四兒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今你事業有成受萬人敬仰,為什麼就容不下你幾個侄兒呢?

我知你恨我,恨我小時候對你太過苛刻。

可是小時候家裡窮,我養活一大家子,真的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