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紫菜,出鍋時放一些蔥花,這樣的湯配著餅吃,不幹又營養。

紫菜是江昊他們從鵬城帶來的。

還是由黎慕陽負責燒火,江昊看到柴火不是很多了,就到屋子後面的山腳,看看想打些柴回來。

黎慕瑤洗完黃瓜和小蔥後,就把今天買回來的東西,分類放到儲物間裡。

豬骨湯和豬頭放上灶之後,麵糰就發酵好了,分成兩種口味,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味加蔥花的。

把面分成一個個小糰子後,再用擀麵杖擀薄,再放到鍋裡慢慢煎成兩面金黃,就可以吃了。

胡曉月的煎餅特意的擀得稍稍厚一些,因為這樣比較耐餓,外皮酥脆內裡鬆軟,這樣餅子涼了也不會硬。

原來打算男生每人六個餅,女生每人四個餅,最後總共分了三十個麵糰,擀出了三十個餅子。

餅煎到一半的時候,胡曉月趁煎餅子的空閒,看了看煲在煮飯鍋裡的豬骨頭。

掀開鍋蓋,一股濃濃的肉香瀰漫開來,勾得人直咽口水,江昊正好從後山打了兩捆柴回來了。

“哇,曉月這湯煲得可真香!勾得我肚子裡的饞蟲都跑出來了。”

用筷子紮了一下骨頭上的肉,肉已經煲得夠軟爛了,湯也變成奶白色,可以放紫菜了。

“昊子回來了,還有幾鍋餅子,就可以吃飯了。你幫我把洗好的紫菜放進湯裡。

慕陽鍋裡的湯再燒開的時候,就可以抽火了,然後把湯倒到盆裡晾著了,不晾一下一時半會也喝不了。

顧銘博幹了一上午的農活,應該是比我們要餓一些,湯倒到盆裡的時候灑些蔥花。”

“好!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