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直接放假了,這次連大舅媽都放下手中的活計,跟著上山,每個人都忙得團團轉。

第二天,家裡外公、外婆也忙了起來,外公帶著兩個最小的孩子放牛,外婆則在家做飯,給雞和豬餵食,打掃衛生。

其他人全都上山,大家帶足了吃食,還有麻繩和麻袋。

沈蕸音帶上了她的閨蜜秀萍,王嬸讓秀萍哥哥在家帶弟弟,自己也跟著沈家一起上山,山上的收成只有幾個月,大家都卯足了勁收集。

沈蕸音依舊揹著挎包裝元寶,叫秀萍一陣羨慕。

有來福的領路,她們又挖了很多天麻、黃芪、黨參、還採到了很多榛蘑、香菇,來福還找到了一棵滿是小木耳的樹樁。

“汪汪汪!”

來福興奮地跑過去,對著樹樁叫著。

“這是什麼?”

秀萍好奇地問。

“這是木耳啊!”

沈蕸音笑著說

“我們可以摘一些回去曬乾。”

“哇,這麼多木耳!”

秀萍驚歎:“我們可以做涼拌木耳了。”

沈蕸音滿臉贊同:“我要把這些木耳都帶回家。”

說著,她拿出揹簍,開始採摘木耳。

“我來幫你吧!”

秀萍也加入進來,兩人一起採摘木耳,不一會兒就裝了不少。

“這些木耳真漂亮!”

秀萍看著揹簍裡的木耳,開心地說。

“是啊,我們今天運氣真不錯!”

“不僅挖到了很多藥材,還採到了這麼多木耳。”

“汪汪汪!”

來福似乎聽懂了她們的話,也高興地叫了幾聲。

“來福,謝謝你!”

沈蕸音摸了摸來福的頭

“沒有你,我們可找不到這麼多好東西。”

“汪汪汪!”

來福搖著尾巴,表示自己很樂意幫忙。

中午吃飯的時候,王嬸笑著對向羽裳說

“還是跟你家上山收穫大,蘑菇多不說,認識這麼多藥材,我呀,就沾你家光了。”

“哪裡是我們認識,都是來福帶我們找的,它的鼻子比我們可靈多了,老遠就能聞著味,今天挖的藥材你也給你家的阿花聞聞,下回就找著了。”向羽裳給王嬸出招。

“這是個好主意,等我相公回來了,就叫阿花、小黃聞聞,我相公帶著它們一起跟盧把頭去挖參,都去7天,該回來了!”

王嬸有些心不在焉地說道。

“是隔壁村的盧把頭?聽說他放參是一把好手,每年都能找到些好貨。”

向羽裳聽說過這個盧把頭。

“是的,我孃家侄女嫁給盧把頭的小兒子,所以這次帶上我相公一起去,路程遠,進深山裡,人去得多,都是自家親戚。”

王嬸笑著解釋

“那你們怎麼沒跟著一起去呢?”

向羽裳眨著眼睛,好奇地問。

“我和孩子走不開,再說了,他們進的是深山,帶上我們就是個拖累,我也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就在附近採點蘑菇、野菜啥的,挺好的。”

王嬸笑了笑,捶了捶自己的腰。

向羽裳點點頭,表示理解。

“怎麼聽說以前他都帶上村裡的人去放參呢?”向羽裳好奇地問。

“是啊,這幾年盧把頭都會帶著村裡的男人們去放山,每次回來收穫都不錯。”王嬸回憶道。

“以前是帶著村子裡的人一起放參,後來有次同去的人叫蛇給咬死了。”

“盧把頭賠了一根參,那家還總來鬧,盧把頭一氣之下就不帶村子裡的人去了,只帶自家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