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原公子虛懷若谷納賢良(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以免打草驚蛇。”此後,二人便常常秘密會面。
過了幾日,劉文靜在和時任晉陽宮副監的裴寂閒聊時,劉文靜對李世民的才能和潛力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李世民具有非凡的氣質和前途,預言這小夥子日後必會成為聖君。
劉文靜對裴寂說道:“李世民絕非庸碌之輩,他豁達大度,神武雄豪,是相當於漢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紀雖輕,卻是天縱之才。”
裴寂聽聞卻不以為然,未置可否,只是微微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不以為意的神情,既沒有表示贊同也沒有明確反對。要知道,此時此刻的裴寂跟李淵之間的關係那可是非同一般的親密!他們一同在太原擔任留守,常常不分晝夜地聚在一起開懷暢飲、盡情歡宴。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有空閒時間,他們就會湊到一塊兒,一邊品嚐著美酒佳餚,一邊暢談天下大事或者聊聊家長裡短,相處得極為融洽和諧。
正因為有著如此深厚的交情打底,所以當涉及到李世民的問題時,裴寂心中難免會有所偏向。對於李世民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強烈的政治野心以及非凡的才能,裴寂始終保持著一種謹慎而又保留的態度。畢竟在他看來,李淵才是自己真正應該依靠和支援的物件,至於李世民嘛,在他看來目前還是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還需要再觀察觀察才行!
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自幼喪父,由兄長撫養成人。他十四歲時便補任為幷州主簿,後歷任多個職位,包括左親衛、齊州司戶參軍、侍御史、駕部承務郎、晉陽宮副監等。裴寂在李淵起兵反隋的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晉陽宮副監的他不僅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還在李淵稱帝的過程中發揮了無人能比的作用,這些都和他的職務有著緊密的聯絡。
此時的晉陽令劉文靜和宮監裴寂都與李世民有著交往,但他們對李世民的態度卻大相徑庭。劉文靜與李世民關係密切,裴寂與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如影相隨,這也就為唐朝建立後,兩人深陷李家王朝宮廷權力鬥爭埋下了伏筆,最後一死一流放,未得善終。具體曲折起伏的情節,驚心動魄的緣由,我們後章再講。
過了幾日,劉文靜和裴寂受命登上城樓,巡視守城佈防情況。裴寂看到因義軍戰亂背井離鄉,逃亡至城下的眾多衣衫襤褸的難民後,不僅長嘆一聲,扭過頭對身邊的晉陽令說道:“文靜兄,你說我們作為朝廷命官,卻生逢亂世,若反叛賊寇攻下太原郡,你我該如何生存啊?”
劉文靜聽後,微微一笑,答道:“我覺得,兄臺大可不必悲觀無助,只要我們二人同心協力,日後必將飛黃騰達,還患繩床瓦灶,敝衣枵腹嗎?”
裴寂聽聞,趕忙問道:“劉大令(對縣官的尊稱)有什麼高見?快快講來聽聽!”
劉文靜不慌不忙地說道:“你可記得前幾日我曾給你提到過的李家二公子李世民?”
裴寂又搖頭說“他雖然才華出眾,但終究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能成得什麼大事?”
劉文靜說:“這個孩子雖然年紀輕輕,卻具備濟世的非凡才能,你可千萬別小瞧了他!”
裴寂聽完劉文靜的話,輕輕捋了捋下巴上的鬍鬚,未再言語。
又過了一段時間,不務正業的隋煬帝楊廣從江都派使臣來到太原,向李淵下了一道聖旨。李淵不敢怠慢,趕忙率眾跪地接旨。
使臣宣旨道:“李淵接旨。因李密叛亂,擾亂朝綱,晉陽令劉文靜與賊首李密結為親家,根據大隋律法應予以連坐之責。現決定立即革去劉文靜職務,並將其收監候審。”
李淵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下令將劉文靜拘捕入獄。劉文靜經此一劫,是福是禍,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