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李密兵敗河陽,無奈投靠唐朝(第2/4頁)
章節報錯
開始迅速擴張。
邴元真原是隋朝的一個小吏,因犯貪汙罪而逃亡,後加入翟讓領導的瓦崗起義軍。翟讓因為邴元真曾經做過官吏,便讓他掌管文書工作。等到李密建立幕府,廣泛選拔人才時,翟讓推薦邴元真擔任長史。李密雖然不太願意,但最終還是任用了邴元真。然而,在行軍謀劃方面,邴元真從未參與過決策。
邴元真性格貪婪卑鄙,宇文溫曾對李密說:“如果不殺掉邴元真,他一定會成為您的禍患。”李密沒有采納這個建議。邴元真得知此事後,準備暗中策劃背叛李密。楊慶聽說後,將此事告訴了李密,李密雖然對邴元真產生了懷疑,但並未採取行動。
邴元真因貪財,還曾暗中勸李密答應與王世充進行糧食交易,導致李密軍隊士氣大潰,最終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李密率軍西進,抵禦王世充的進攻時,留下邴元真守衛洛口倉。
此時,王世充率大軍追擊李密殘軍,李密聽說後準備進入洛口城。
邴元真在洛口城中府邸與幾名心腹密謀。他冷笑道:“李密已是窮途末路,王世充兵強馬壯,我們何必為他陪葬?今夜便派人引王世充大軍渡河,待其攻城,我們裡應外合,獻城投降!”
一名心腹擔憂道:“將軍,李密素來多疑,若被他察覺,恐怕……”
邴元真揮手打斷:“不必多言,速去安排!”
很快,邴元真便暗中派人勾結王世充的軍隊進入城中。
李密獲知邴元真的陰謀,並沒有立即揭發。
謀士魏徵找到李密,低聲說道:“主公,邴元真近日行為詭異,恐有異心,不如早作決斷。”
李密沉默片刻,搖了搖頭:“眼下大敵當前,若貿然處置邴元真,恐動搖軍心。且再觀察一番。”
李密便召集與眾將商議,打算等王世充的軍隊渡過洛水一半時,再發動攻擊。
他指著地圖說道:“王世充渡河過半時,正是我軍出擊的最佳時機。待其首尾不能相顧,我們便可一舉擊潰敵軍!”
眾將紛紛點頭,唯有單雄信冷笑不語。李密察覺,問道:“單將軍有何高見?”
單雄信淡淡道:“主公,敵軍勢大,我軍士氣低落,此戰恐怕凶多吉少。”
李密眉頭一皺,正欲反駁,忽然探馬來報:“王世充大軍已全部渡河,正向我軍逼近!”
此時李密軍心早已渙散,當王世充的軍隊到達洛水時,他的偵察兵還未能及時察覺,等到李密準備出戰,王世充的軍隊已經全部渡過了洛水,刀槍如林,旗幟鮮明。
王世充騎在馬上,遠遠望見李密,高聲笑道:“李密,你已是窮途末路,何必負隅頑抗?不如早早投降,我可饒你不死!”
李密怒斥道:“王世充,你不過一介奸佞小人,也敢口出狂言!”
戰鬥一觸即發。李密揮軍衝鋒,雙方在洛水岸邊展開激烈廝殺。然而,李密的軍隊士氣低落,許多士兵無心戀戰,紛紛潰退。單雄信見狀,率領自己的部屬脫離戰場,自行據守一處高地,不再聽從李密的指揮。
李密見狀,心中大急,高喊道:“單雄信!你為何臨陣脫逃!”
單雄信冷冷回應:“主公,大勢已去,何必徒增傷亡?”
李密心如刀絞,知道大勢已去,自感無法抵擋,只得率領麾下數百輕騎兵突圍,向虎牢關方向逃去。虎牢關位於洛口倉的東方,兩地相距十餘公里。
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成皋關、古崤關,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唐朝時,為避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改虎為武,稱虎牢關為武牢關。北宋時期大中祥符四年,真宗改為行慶關。明洪武四年改為古崤關。明晚期至清復為虎牢關至今。
虎牢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