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5卷,列傳150卷。哎,作為一介凡人,看到這架勢,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後又多方蒐集資料、參考文獻,如《舊唐書》《唐春秋》《唐史記》等等,想要潛心研讀,但面對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文豪大家們深邃的見解,仍覺高深莫測。我感到自己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還是心比天高,結果再次放棄。這正應了“寫史難,讀史也難”那句話,最終,我還是回到“度娘”那裡,尋找白話文版本,以便更好地研習一二。

近幾年,網路文章興起,不是穿越,就是逆境重生,要麼廢柴變英雄。雖然這些作品極具吸引力,但往往給人一種脫離現實生活的感覺,空想主義繁衍橫行。因此,我萌生了寫出一部貼近真實歷史作品的念頭。思來想去,最終定題《大唐凌煙志》,“大唐”二字顧名思義,即作品歷史背景是唐朝時期。“凌煙”則取自古代描繪、紀念、表彰功臣的凌煙閣,意味著雄渾壯闊,代表著英雄的威嚴與歷史的影響力。而“志”字則表示了志向、記錄或回憶,符合歷史傳記的體裁。

縱觀唐朝歷史,正如前面段落所說,這個朝代中的歷史人物,個個都是主角,他們出道之初,心懷凌雲壯志,猶如凌煙般絢爛;在他們成就斐然,功利榮達,直至終亡之時,依舊無怨無悔,死而後已。他們所演繹出的歷史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和複雜性,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在大唐的歷史舞臺上,每一位歷史人物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決策和行動共同塑造了這個特殊朝代的輝煌與滄桑。從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到武則天的權謀與堅韌,再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傳奇。這些歷史人物的互動和衝突,稍有不慎便會命懸一線,充滿了緊張和刺激。他們在權力、慾望和信念之間掙扎,時而合作,時而對抗,共同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前行。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未繼帝王之位時,與其兄長李建成太子殿下的鬥爭,就像是一場“無間道”般的較量。兩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和信念而戰,最終李世民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憑藉自己的智慧、勇氣和果斷,殺死了李建成,取得了勝利,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卻引得後世百家爭鳴,眾說紛紜。

再如,武則天的崛起和掌權過程,把宮廷明爭暗鬥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從一個普通的宮女逐漸成長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期間經歷了無數的權力鬥爭和背叛。這位女皇的傳奇經歷,反映出歷史不僅僅是英雄的傳奇,也是每一個普通人在特定環境下的選擇和掙扎,是極具凌煙之志的昇華。

總的來說,大唐歷史中的這些人物和事件,正如凌煙閣所描繪展示的那樣,充滿了英勇與智慧、輝煌與滄桑、變革與傳承。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決策,共同書寫了這個偉大朝代的歷史篇章。

構思起草此部作品時,我在查證正史資料方面可謂謹小慎微,多次補充修改做到了慎重其事,堅持作品情節以真實歷史事件為骨架,其中穿插一些野史傳說、故事線索作出比對印證,使得內容既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趣味性和可讀性。文章作品裡,我透過盛唐歷史的真實事件,盡最大努力還原出那個盛世大唐的風雲突變、世事難料和人性光輝,並在作品中融入一些現代的思考和價值觀,讓讀者在品味歷史的同時,也能思考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我希望,讀者朋友們在讀過這部紀實歷史作品——《大唐凌煙志》後,既能夠滿足人們對歷史探索的興趣,又能夠引發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因我個人罕聞寡見,作品中不免會有漏洞和失誤之處,還望諸位文學大家和廣大讀者朋友們多批評指正。

2024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