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李密兵敗河陽,無奈投靠唐朝(第4/4頁)
章節報錯
要自刎以謝眾人。王伯當急忙抱住李密,痛哭失聲,眾將也都悲傷哭泣。
李密見狀,重新振作精神,說道:“如果諸位還願意跟隨我,我們就一起歸順關中唐朝。雖然我本人沒有什麼功勞,但諸位一定能保住富貴。”
府掾柳燮勸說道:“明公(指李密)與唐公(指李淵)是同族,而且過去有交情。雖然您沒有隨他一起起兵,但您阻斷了東都(洛陽)的隋軍歸路,為唐公爭取了時間。王伯當和諸位瓦崗兄弟恨不能與您一同歸順,怎麼會因為您今日失利就輕易放棄呢?即使戰死沙場,我們也心甘情願!”
左右將士聽後無不感動,最終有兩萬人跟隨李密進入關中。
與此同時,李密手下的許多將帥和州縣官員紛紛投降了東都隋朝殘餘勢力。程咬金、秦叔寶等人也投入了王世充軍下,此時,“殺人魔”朱粲勢力也派使者前去向隋朝投降,東都皇泰主封其為楚王。
朱粲投降東都洛陽並被封為楚王,表明隋朝殘餘勢力還在試圖透過招降納叛來擴大影響力,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隋朝衰亡的趨勢。而李密的失敗則導致瓦崗軍勢力瓦解,使中原地區的割據局面更加複雜。王世充、竇建德等勢力趁機擴張,形成了多強並立的局面,加劇了中原地區的動盪。王世充控制洛陽,扼守中原要地,對唐朝構成了直接威脅,阻斷了唐朝向東擴張的通道。
然而,這一系列事件也促使長安唐朝朝廷開始調整戰略,加強內部整合,集中力量應對中原的割據勢力,為最終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因此,從長遠來看,李密的失敗和王世充的崛起也是唐朝統一戰爭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下一章,我們將繼續看高祖李淵如何運籌帷幄,逐步平定中原,最終實現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