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贈汪倫》《獨坐敬亭山》《宣城見杜鵑花》等,都與宣州有著關聯。

還有白居易在宣州的作品《憶江南·宣城詩旅》《題新居寄宣州崔相公》,這些詩作不僅描繪了宣州的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也反映了詩人們對宣州的深厚感情。

宣州的文化氛圍在唐朝空前活躍,吸引了大量聞名於世的人才。唐初的宣州不僅在軍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經濟和文化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成為唐代重要的行政區劃之一。

前文我們講到過,朱粲最初是隋朝城父縣的佐吏,隋末天下大亂時,他聚眾起兵,號稱“迦樓羅王”,擁有部眾十萬多人。朱粲的軍隊以劫掠為生,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以人肉為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淵為了統一全國,開始對各路割據勢力進行討伐。朱粲作為當時的一個重要割據勢力,且作惡多端,殘害百姓,自然成為了唐朝討伐的物件。

七月初二,宣州刺史周超率領軍隊對朱粲發起了進攻。在周超發起進攻之前,朱粲的軍隊已經陷入了困境。由於長期的燒殺搶掠,四處流竄,朱粲的軍隊內部士氣低落,士兵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而周超的唐朝軍隊則士氣高昂,準備充分,雙方在戰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超充分利用朱粲軍隊士氣低落、兵力分散的弱點,發起猛烈攻擊。戰鬥開始後,周超的軍隊迅速突破了朱粲的防線,朱粲的軍隊在周超的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唐朝將士們奮勇殺敵,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唐軍的進攻下,朱粲的軍隊迅速潰敗,朱粲本人也險些被俘。此次失敗對朱粲的勢力造成了重大打擊,使其不得不放棄部分地盤,逃往他處。

戰鬥結束後,朱粲的軍隊殘部紛紛投降或逃散,周超的軍隊則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了戰果。戰場上到處都是朱粲軍隊丟棄的武器和物資,空氣中四處瀰漫著硝煙和血腥味。

朱粲的暴行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嚴重破壞了社會穩定。周超成功擊敗朱粲,不僅打擊了朱粲的勢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當地的社會秩序,贏得了百姓們對唐朝的支援和擁護。

七月初四,長安城再次收到捷報,稱梁師都侵犯靈州,被唐朝驃騎將軍藺興粲將其擊敗。

唐初的靈州是一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位於今寧夏靈武市境內。靈州在北魏時期稱為薄骨律鎮,後改為靈州。唐朝建立後,靈州成為西北地區的軍政中心,是唐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軍事基地,朔方節度使駐地,統轄廣大區域,軍事力量強大。

靈州地處黃河東岸,是連線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樞紐,成為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在此推行羈縻州制度,安置內附的少數民族,增強了各民族對中央政權的認同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對唐朝的繁榮和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祖李淵在太極殿聽聞藺興粲擊敗來犯的梁師都,龍顏大悅,站起身來,向前幾步,接過太監手中的戰報,仔細閱讀起來。

整個大殿也一片歡騰。大臣們臉上皆露出喜悅之色,交頭接耳,讚歎藺興粲之功。

閱罷,李淵微微仰頭,目光望向大殿高處,彷彿思緒已飄至遙遠的靈州邊疆。他高聲道:“藺興粲此番英勇禦敵,保衛我大唐疆土,實乃我大唐之幸。朕當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