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世充二次攻打李密再失利,翟讓因自負死於“雙十一”(第7/7頁)
章節報錯
封信,在信中,他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為楊慶分析當下的形勢對自己和他所堅守的隋朝帶來的各種利弊關係。
接著,李密在信末丟擲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資訊。信中寫道:“您家的世系呀,其實是有著特殊之處的。您的家族原本居住在山東,而且最初是姓郭的,並非現在的楊姓家族。這就好比芝草被焚燬的時候,蕙草也會為之哀嘆,它們雖然不同種類,但卻有著相似的境遇。您現在為隋朝堅守,可實際上您與隋朝皇室楊氏並沒有真正的緊密聯絡,從根源上來說,您和隋朝的聯絡是微薄的。”
原來,楊慶是河間王楊弘的兒子,他的爺爺是周朝的楊元孫,原籍在河南弘農。楊元孫自幼喪父,是個孤兒,隨母親郭氏寄養在舅舅家中。在隋武元皇帝楊忠與周太祖在關中起義時,楊元孫在鄴城,因和楊忠存在親戚關係,害怕被齊人殺害,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北周滅亡後,恢復楊姓,成為河間王楊弘的父親。
楊慶看到李密的信後,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選擇。一方面,他意識到自己家族與隋朝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微妙的關係,並非像自己之前認為的那般緊密和理所當然;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李密勢力的強大以及周圍郡縣紛紛歸附的趨勢。如果繼續堅守下去,他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也許會被孤立無援地對抗強大的李密勢力,最終走向覆滅。
在這種惶恐不安的情緒下,經過短暫的思考,楊慶覺得歸附李密或許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選擇。於是他不再猶豫,立即率領著滎陽郡城的所有力量投降了李密。
這一事件也反映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各方勢力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在利益和生存面前人們的抉擇。
那麼,在這緊張的局勢下,此時李淵已升級為唐王佔據長安城,輔佐傀儡小皇帝楊侑以號令天下,李密因被隨軍牽制,尚未攻下東都洛陽,未得名分,其餘各方勢力又將會有何發展呢?
我們在下一章節將繼續接著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