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不住,實在是擋不住啊!”

“我的小隊全被射死了……”

“跑,沒辦法了,法不責眾,大夥一起跑吧!”

“咱們已經盡力,沒有說一定要死在戰場的道理!”

懦夫的藉口總是很多。

有人在浴血奮戰,拼死擋住北虜。

炮手不顧箭雨仍然在開火還擊。

但更多的周軍步兵已經崩潰。

有一個轉身逃走,就會帶動一隊。

然後是百人,千人……

這也是要看將領的馭下能力,還有平時的訓練,軍紀的執行等等。

有不少隊伍,裝備一般,待遇一般,但將領有威望,一樣能練出百戰雄兵,能達到令行禁止,擊鼓則進,哪怕眼前刀山火海,鳴金則退,哪怕眼前敵人拋卻滿地金銀,仍然能不為所動。

這等軍隊,才能算是一等強軍。

眼前這些周軍步卒,顯然是距離強軍還差的遠。

北虜騎隊轟隆隆策馬奔騰而來,已經是先聲奪人,接下來拋射弓矢,箭無虛發,更令披甲不高,甚至盾牌也不多的周軍死傷頗為慘重。

軍心士氣不高,組織不夠,將領威望不足……

造成了眼前的場面。

大股周軍開始向身後奔竄。

多半的人繞道車隊,從兩側跑向南方。

手中的刀,槍,弓,還有軍旗,都是被這些人丟棄的滿地都是。

數里外,剛集結的周軍騎兵憤怒的吼叫起來。

這些步兵,簡直就是給大周王師丟臉!

太丟人現眼了!

這些騎兵都是薊鎮精銳,也有少數馮唐從宣大那邊帶過來的精銳騎兵。

彪悍,勇武,敢戰,擅戰。

騎,射,衝殺搏鬥,都是毫無畏懼。

只有這樣敢死彪悍的漢子,騎術還得過關,才有資格成為騎兵。

大周是用募兵制,前明的軍費不曾少花半文錢,養出幾百萬大軍,能戰者百中無一。

看前明末時,從萬曆到天啟,崇禎,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窩囊仗。

每年兩千萬兩的軍費,養出了成群的廢物。

只便宜了文官和將門這些蠹蟲,瓜分百姓的民脂民膏。

陝北,晉北的百姓都吃土了,交上來的賦稅就是養著一群根本打不了仗的軍隊。

這是軍人之恥。

這是大周定鼎之後,痛定思痛,經常拿出來教育武勳的過往慘事。

摳摳搜嗦,不肯花錢,其實是花了更多的錢。

周軍募兵,分為邊軍,京營,內鎮三等。

內鎮步兵為最低,月餉一兩加糧一石。

就這,也和前明的邊軍相等。

內鎮騎兵,月餉二兩,加黑豆一石,糧一石。

邊軍步兵,月餉二兩,加糧一石。

邊軍騎兵,月餉三兩,加黑豆一石,糧一石。

京營步兵,月餉三兩,加糧一石。

京營騎兵,月餉四兩,加黑豆一石,糧一石。

若有火器營配置,則火器兵與騎兵相等。

弓手地位,強於步兵,略低於火器兵,騎兵。

這使得大周的軍費開銷居高不下,每年的賦稅總額中有七成左右要用在軍隊上。

如果遇到大戰,這個比例還要更高一些,最高能近八成。

這就很恐怖了。

這也使得周軍的基礎戰力都遠在明軍之上。

明軍除了少數家丁外,大半的營兵就是炮灰。

就是一群流民,乞丐,罪犯集中起來,髮根長槍或是粗製濫造的火銃,這就成了大明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