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芸何在?出來接旨。”

為首的紅袍太監面白無鬚,但國字臉,面板粗糙而偏黑,聲線也並不是太尖利,相反卻是洪亮有力。

不符合賈芸心中對太監的刻板印象。

此時也不是揣摩這個的時候,賈芸邁步向前,答道:“臣是賈芸。”

頒旨太監用銳利的眼神打量了一番,然後又點了點頭。

“我是大明宮都太監戴權,奉聖命前來頒旨,爾跪下聽旨。”

“是,臣賈芸接旨。”

“候補同知賈芸,興辦報紙,多有文章於教化有功,所寫王朝週期論一文猶為警醒人心!並有舉報貪官之舉,於國有功,朕心甚悅。著,賜賈芸四品冠帶!賜賈芸白銀百兩,表裡二匹,玉帶一,飛魚服一領。”

四周一陣譁然。

賈芸是捐官,大周的捐官雖不能說氾濫成災,但也並不罕見。

很多有身家,有門路的大商人都會捐官。

勳貴子弟更是人人都有官職。

賈家的那幾個嫡脈,哪個沒捐官?

可見紅樓世界中捐官極為常見。

太常見的東西,地位就不會太高。

比如上次金沙幫進襲時,劉景雲根本沒有把賈芸身上的捐官身份當一回事。

而皇帝的旨意中,賜給賈芸四品冠帶,便是將賈芸的官職提到了四品。

捐官最多到五品。

賈芸因為一篇文章,直接得到了四品官職!

當然,這個四品不會實授。

否則四品都夠任京卿,差一步就能入重臣行列了。

賈芸想要真的實授官職,最多任七品御史,或六品給事中。

或是天子特旨入翰林院,成為七品翰林。

這才是正確的向上道路。

應該是天子覺得,賈芸搞出來的動靜太大,身處漩渦中心,暫賞四品冠帶以為資歷,將來做官時升遷也容易的多。

這種考量,只有官場老油條才懂。

太監當然也懂。

四周的百姓們只知道賈東主被賞了四品官職,頓時是一陣譁然,然後就是面露羨慕之色,接著不知道是誰帶頭,終於有人開始鼓掌。

“臣賈芸叩謝天恩。”

戴權臉上露出笑容,扶起賈芸道:“陛下還有御筆賞給你。”

這還真是意外之喜。

當今天子御筆難得。

不像太祖,太宗,景和帝喜歡題詞寫字,當今皇帝的字更好,但很少賜給臣下。

賈家的榮禧堂,祠堂裡,到處都有太祖和太宗皇帝的御筆。

也有景和帝御筆。

各家武勳家族裡,基本上都有這幾位皇帝的賜字。

可能是隆正帝不想給人錯覺。

皇帝有愛好,就是弱點!

喜好書法,就是明顯的弱點。

所以登基之後,隆正帝寫字的時間反而大幅度縮減,也幾乎不會賜字給臣子。

這事京城百姓都知道。

頓時又是一片譁然。

御筆賜字,這是比賜飛魚服還要大的殊榮!

飛魚服,很多人會顧名思義,以為是繡著魚的圖案。

其實也是龍形,飛翔雲霧之間,但在鱗,爪之間,可確定是飛魚服。

飛魚服之上是麒麟服,再上,則是蟒服。

人臣之賜,就是這三種。

郡王,親王,得賜團龍袍,那就是正經的龍袍,非人臣可僭越。

就算最低檔次的飛魚服,那也不是普通臣子有機會窺探的恩賞。

隆正帝這一次不僅賜四品冠帶,又賜飛魚服,還加賜御筆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