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芸大步到東院,訓練是西院和中院的二進打通,地方寬廣。

東院的二進院和中路院打通,成為印書印報的車間。

東路前院五間,為報紙的編輯室。

地方夠大了。

一路行,賈芸一邊道:“叫人備兩個鍋子,把錦州送來的白魚給片了,還有上好的河灘羔羊肉,口蘑,都給我趕緊送過來。”

大雪紛飛,王安國和劉統勳一路步行而來,身上積雪寒氣入體,真的是又冷又餓。

聽聞賈芸的話,兩個窮舉子差點落下淚來。

說起來也是和大周朝制有關。

前明時,一旦中舉,投獻田畝紛至沓來,所謂金舉人,銀進士。

舉人既能得富貴,還不必在朝辛苦為官,有好處,沒付出,所以才是金舉人。

范進中舉的情形,一點也不誇張。

大周立國之後,對秀才,舉人的優免身丁,僅限本人和指定的家人。

僅恩免兩人。

這就杜絕這些舉人秀才大量佔用壯丁徭役,使國家無徭役可用。

免賦田畝,秀才的份額是十畝,舉人百畝。

看似不少,但因前明亡國教訓,所以管的極嚴。

基本上很難超出。

不像明朝,限額根本無人理會。

兩人家族都要供養多人讀書。

擁有幾百畝地,也就勉強小康。

出一次遠門要攜帶大量現銀,賣幾百石糧才換幾十兩銀子。

著實不易。

所以才如此窘迫。

聽到賈芸的話,兩人自是內心無比感動。

“高郵舉人王安國,見過賈東主。”

“山東舉人劉統勳,見過賈東主。”

竟是這兩人?

賈芸在檔案館時史書可看了不少。

王安國這名字很出名。

先是宋時有個王安國,赫赫有名的王安石的兄弟,因為變法等諸事,兄弟反目。

到偽清時也有個王安國,雍正二年進士,一直做到吏部尚書,官聲頗佳,死後乾隆賜銀二百,給了不少體面。

劉統勳更是如雷貫耳,可以說是乾隆朝的重臣。

乾隆前期,用訥親,傅恆等滿洲親貴。

中期用的,就是劉統勳。

內閣大學士,軍機領班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可以說是漢臣無以復加的高位。

乾隆一生自視極高,很少服人,但對劉統勳,不光是信任重用,甚至是有點佩服的意思。

劉統勳在時,別說和紳,阿桂這個滿洲重臣也遠遠不及。

他的兒子,有名的劉墉劉羅鍋,真實地位遠不及劉統勳。

更不要說紀大煙袋,紀曉嵐在乾隆心裡就是個文學之臣,娼妓之流,和劉統勳這種大臣根本沒法比。

劉統勳之後,才是阿桂,于敏之,最後是和紳。

眼前這兩人,不論是才學,能力,操守,都是雍乾年間一等一的人才。

看來紅樓世界雖然是異時空,但時間線大差不差,一些歷史人物也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之中。

人才上門,這是大好事。

賈芸也是抱拳還禮,禮數周到的道:“兩位遠道而來,想必是看到了書局招報紙編輯的文告?”

“正是。”劉統勳為人坦蕩,笑道:“我和王兄都囊中羞澀,賈東主這裡包食宿,還給銀子,我二人便來試一試。”

王安國也道:“不知道我二人是否夠格?還請賈東主相試。”

這兩人的品性果真上等。

舉人身份,可以說在讀書人裡已經算是精英,但兩人並不曾把傲氣擺在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