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的跳水了,都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挑水的艱辛。幾乎在那個時代的農村人每天都要花一小時來挑水。

唐朝見到周邊幾家鄰居的眼神後,直接對旁邊幾家道:“李嬸兒、王嬸兒、高嬸兒(這個不是高勇他媽),你們以後幾家都在我們這兒接水吧,不用天天辛苦去挑水,到時我就把這水管放外面這兒,這樣大家都可以用。不用時關著就行。”

“唐家她嬸兒,真的可以?”李嬸兒直接看向了唐媽

“英書,我們也可以在這兒接水?”王嬸兒也看了唐媽

唐媽看了看唐朝,見唐朝點了點頭,於是也說道:“肯定可以,反正你們幾家離我們也不遠,在這兒接比去村口水井挑要,省不少力氣。”

等這些做好好,唐朝才讓高叔把大棚內地面扶上了一層水泥,雖然沒用小石頭,但簡單的這樣弄一下也可以管一兩年了,到時自己肯定能掙到錢了。

做好這些後,唐爸直接問道:“老三,你說現在可不可以生豆芽了?”很顯然,唐爸是等不及了。

唐朝道:“先不急,還要讓爺爺編幾個簸箕,必須要那種密集沒啥孔的。然後在做幾個三角架。”

,!

“簸箕?和三角架?”爺爺不解的問道

“我準備生豆芽,就像你們養蟬一樣。那樣可以節約不少空間,還有就是後期淋水只需要淋上面一層就可以依次淋到下面來。”唐朝解釋道

“那我懂了,就我房間中的那個養蟬的三角架子和養蟬的簸箕是不是就可以?”爺爺說道

“對,不過一個不夠,現在請木工也來不急了,就直接用斑竹做吧,不過以後要經常檢查和更換,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壞。”唐朝道

“我家還有一個架子,你說的簸箕,我們家還有十多個。”高叔這時在旁邊說道

這一說還真提醒了唐朝,這個時代每家都養蟬的,所以他們家都是有不少的三角架和簸箕。自己現在有錢了,直接去收購一些不就行了嘛。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唐朝就直接找村裡去買了幾十個養蟬的簸箕和幾個養蟬的三角架

花了唐朝五十多塊錢,這麼東西只需要花點時間都可以做出來,所以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感覺不是太貴。

這次唐媽竟然沒在罵唐朝亂花錢,看得唐朝一愣一愣的。

等東西齊全了,奶奶直接說道:“要我們今天就開始生豆芽吧,這夏天差不多四、五天就可以出長出來了。”

見大家都熱情高漲,唐朝直接點頭到,好吧。不過先去燒幾鍋開水,把這些簸箕全都洗一次。

“為啥,要用開水洗?”大姐不解的問道

見全家人都看向自己,唐朝解決說道:“當然是防毒和細菌了,豆芽這種東西小氣得很。”

:()重生回到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