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低調發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唐朝他們村是整個三元鄉第一個村子全部通電的,所以這幾天村長張因明天天被叫到鄉里去開會,接受表揚。張村長這幾天也是頭都抬得高高的。
“老張,聽說你們村通電了?”開會時旁邊一村長問道
“那是,我們村每家每戶都通上了電的。”張村長直接自豪的說道
“是不是喲,那為啥上次晚上我經過你們村時好多家裡面還是點的煤油燈?”旁邊又一個村長說道
張因明只好笑著支支唔吾的說道:“那個一直點著你以為不要錢的?”
唉,說起這個電燈真是個好東西,但它要花錢呀。村子裡不光其他家,就算他自己家,晚上也只是點一會兒後就會被自己老婆徐曉麗立馬關了,第二天徐曉麗還會去盯著自家電錶看看,走了多少電。
“哈哈,你們村居然還擔心沒有錢?我們可都聽說你們村子現今成立了一個合作社,而且裡面的機器裝置竟然多達好幾臺呢!這手筆可真夠大的啊!只是讓我們大家好奇,你們到底從哪裡弄來了這麼一大筆錢?”旁邊的幾位村長面帶笑容,打趣地問道。
這時,只見張村長一臉苦澀,無奈地嘆了口氣,回應道:“唉,各位有所不知啊,咱們村一部分是大家集資的,大部分錢都是透過找銀行貸款得來的。哪還有其他途徑能弄到這麼多錢喲!”
“什麼?貸款?那可得支付不少利息呢!你們就不怕到時候虧本嗎?你們這樣也太不理智啦……”聽聞此言,周圍的一群人紛紛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話語裡充滿了對張村長決策的質疑和擔憂。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農村,人們對於向銀行貸款這件事普遍持有恐懼心理,一旦提及,便如同遭遇洪水猛獸般避之不及。
實際上,最初當張因明聽到唐朝提出要向銀行貸款時,他自己也是被嚇得不輕。不過好在後來經過唐朝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最終才勉強說服了他。
按照唐朝當時所說的話就是:“你別怕嘛!就算萬一真的虧損了,這筆錢日後由我唐朝來負責償還便是。”
話說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細心觀察與核算,村長張因明怎麼也想不到,就在過去的這個月裡,他們合作社居然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
他與財務張小花仔細地算了這一個月賬後驚訝地發現,最近一個月以來,合作社平均每天竟有著高達三十多元的不菲收入。當得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張因明著實被嚇得不輕,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這甚至還尚未將那整整一百隻小雞所帶來的收益計算在內!
換句話說,僅僅依靠著打米房、打面以及榨油房、小賣鋪等業務的收入,倘若持續一整年的話,那麼基本上就能輕輕鬆鬆地還清所有的貸款!想到這裡,張因明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喜悅和自豪之情。
但是此時此刻,面對著其他幾位村長充滿好奇的詢問時,張村長卻不得不違心地表示合作社正處於虧損狀態,並且還煞有介事地聲稱需要好幾年才能夠徹底還清貸款。畢竟有些事情還是暫時保密比較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或者競爭。
再看看合作社那邊養著的那一百來只雞,經過短短一個月的精心飼養,它們已經茁壯成長了許多。而且由於當地有著大量的粗糠可供食用,這些雞長得更是健壯肥美。估計再過三個月就可以出籠了!
按照唐朝之前定下來的規矩,如果有人前來打米但選擇不要那些粗糠的話,那麼相應地就要少收取一元錢。也正因如此,他們這兒幾乎每一天都會剩下數量可觀的粗糠。
唐朝在臨近開學的前幾日,專程前往了李姐那裡一趟。這個新年期間,生意異常火爆,紅火程度甚至令見多識廣的李姐都感到驚詫不已。
僅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不僅成功賺取回了先前支出的四萬餘元,而且竟然還額外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