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尚暗,崇禎便如往常一樣從榻上起身,“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裡的這兩句話,一直是他治國理政的準則。身為一國之君,他每日都被堆積如山的文書淹沒,昨夜又忙碌至三更才就寢。面對海量的文書,為了不錯過重要資訊,他讓通政司用黃紙對文書做好標識,以便分級分類閱讀,若是緊急軍情和軍情塘報,則隨到隨送。即便如此,他仍每日忙到夜幕降臨。

在一群宮女的服侍下,崇禎穿上常朝服,虔誠地焚香四拜天,默默祈禱一番後,又前往乾清宮西廂房換上暗龍黃緞便袍,來到御案旁。只見一封加急軍情文書置於最上方,他一眼認出是內臣高起潛的落款,知曉是關於剿匪林賽之事,急忙開啟奏章審閱。看著看著,他愈發興奮,不禁來回踱步,生怕自己看錯,又從頭一字一句仔細看了兩遍,口中喃喃自語:“高起潛可用之人!高起潛可用之人!剿匪數月毫無進展,朕幾番催促,最後還是高卿一去便奏凱歌。喬應甲、劉馭總算沒讓朕失望,可嘉可獎!妖婦伏誅,餘黨盡沒,可喜可賀!”

一抬頭,崇禎瞧見一個宮女端著剔紅松竹梅漆盤在旁伺候,漆盤上放著一隻成化青花碗,碗內盛著燕窩銀耳羹。他揮手示意宮女過來,拿起銀匙美美地喝了一碗。這時,他才仔細打量起這個宮女,只覺她比平時更顯俊俏,便隨口問道:“你叫什麼?”

這個宮女伺候皇上已有半年多,卻從未聽皇上和自己正式說過話,今日突然被皇上問話,一時間嚇得心臟砰砰直跳,如受驚的小鹿般慌亂。她小臉漲得通紅,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呆呆地怔在原地。

崇禎見那宮女粉腮嬌紅,只是低著頭不敢言語,露出如蔥白般的粉頸,倒也沒生氣,猜到是宮女太過緊張所致,便和聲再次問道:“朕問你的名字,快快稟報朕知。”

宮女這才如夢初醒,慌忙跪倒在地,聲音略帶顫抖地稟報:“奴婢朝益向萬歲請安!”

“朝益,好名字!是取自《管仲?弟子職》之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之意麼?” 崇禎思索片刻,問道。

“萬歲聖明,家父取名正是取的此意。” 被喚作朝益的宮女未料到萬歲一語道破自己名字的寓意,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忙伏地叩頭,嬌聲喊道:“陛下萬歲!萬萬歲!”

聽到自己一語中的,崇禎不禁面露得意之色,繼續問道:“芳齡幾何?”

朝益叩頭回稟道:“奴婢正值及笄之年。”

崇禎點點頭,說道:“正是好年華啊!朕看你也是聰慧之人,以後就專門留在這宮裡伺候朕吧。”

朝益趕緊叩頭謝恩道:“奴婢謝萬歲爺隆恩。”

看宮女磕頭謝過恩後,崇禎說:“平身吧。”

朝益又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立在一旁,心依舊砰砰亂跳,難以平復。她偷偷抬眼望向崇禎,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喜與期待,似是在憧憬著自己今後在這宮中的日子 ,而這一幕恰好被崇禎餘光掃到,他心中微微一動,卻未多言 。

今日一早就看到這封捷報,崇禎頓感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這幾年,他時刻想著中興大明,實在是太過疲憊。東虜犯境,陝西民變、河南水患、山東蝗災…… 天下不是赤地千里,就是民不聊生。他自登基以來,不可謂不勤奮,可局勢卻毫無好轉。朝堂之上,臣子們大多尸位素餐,滿朝文武多是庸碌之輩。若都像高起潛、喬應甲、劉馭這般替他分憂,這中興大業或許指日可待。想到此處,他吩咐道:“傳朕旨意,高起潛代朕犒軍有功,擢升一級,速速回京覆命,等候嘉獎。命喬應甲、劉馭兩位愛卿速將剿滅妖婦林賽之詳情經過,整理後詳實上奏,其他人等依軍功重重有賞。” 沉思片刻後,補充道:“傳旨,封禁蓮蓬山,擅入者,斬立決!”

亢奮的情緒平復過後,煩惱再次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