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是神,那我就是神,他是上帝,我就是上帝。

上帝思他我,他我思萬我,

萬我思上帝,上帝是歸一

萬我是我,他我是我們認知的一切,上帝是一切的認知總和。

那什麼是道?

道是所有,上帝是世界對所有的認知,萬物是萬物對世界的認知,萬物是我對萬物的認知。

當我對死物完全認知,活物完全認知,那我就知道了世間的一切,然後我開始認知我沒有知道的,那我就是上帝。

當一切全知後,瞭解未知,就是上帝。

那我或者說我們,不對,是所有生命,就是上帝,所有的生命是細胞?基因?這只是人類研究的認知。

那也就是說,動物植物,有生命的東西不是上帝。

上帝就是人,因為這些事物都是人類認知解析出來的。

那人的本質是什麼?

人與動物的本質是什麼?

動物與人都會思考,那為什麼是人在解析萬物。

明白了,是文字。

不對,文字不是根本。

到底是什麼?

文字是人類創造的記載傳遞知識,也就是認知的工具,而動物沒有。

不對,動物也有,蜜蜂可以用飛舞傳遞資訊,老鷹可以把孩子推下山崖,教其飛翔。

有很多動物都可以識別資訊素,人同樣也有。

教師!

人區別於動物的就是在於人有教師,老師或先生,有這種職業在傳遞知識與認知,而動物沒有。

這是根本區別。

人也能教給猩猩手語,讓猩猩與人交流。

動物為什麼沒有教師?

動物有教師,老鷹把小鷹推下山崖這不就是在教小鷹嗎?

明白了,動物都是教自己的孩子,而不去教別的動物,而人可以教任何人。

不對,人教任何人是需要錢的。在古代學知識非富裕即貴,而動物也有大型群體,也會教的。

是統一,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讓人們學習的基數變大了,文字也相同,知識從只有秦國人看的懂,到所有人都能看懂。

而動物每個族群出了本能相似,沒有統一的大型群體。

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一交換就有兩個思想的道理。

本來統一後基數就大。

然後指數爆炸了,人類快了一步,在機緣巧合下,這一步,走起來就已經把別的種族的機會壓死了。

強者愈強,弱者愈若。

這造就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

帶入結論,人才是那個一,上帝只是一的各種代名詞,我中土一是佛陀,是神,是仙。在西方一是上帝,是撒旦。

在別的國家可以是任何他們所信奉的任何東西。

任何的神話,最終的表現都是全知與全能。

我在此以上帝舉例,僅因為上帝就是代表著全知全能,別國神話體系比較雜亂。

不要偏離重點,重點是什麼是一,上帝僅代表一,一是人類的認知,人類能不能成為上帝。

我感覺還是偏了,先向下推吧。

既然人與動物的本質是基數大,思想在交換在爆發。

那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

壞了,沒有這種知識儲備。

不是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嗎,那青銅是秦朝用的東西,就以秦統一。

沒錯,一切從統一開始,知識爆炸,碾壓了動物,那就從秦來算。

從秦朝到工業革命起碼幾千年,從工業革命到現在僅兩百年。

這種跨越相當於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