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朱雄英求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到被朱元璋的氣勢壓迫的瑟瑟發抖的李祺,朱雄英看到被朱元璋的氣勢壓迫得瑟瑟發抖的李祺,朱雄英心中一動,他深知祖父朱元璋的脾性,此時若不出手調解,恐怕李祺凶多吉少。
朱雄英見此開始跟朱元璋的一唱一和朱雄英笑著走上前,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道:“皇爺爺,孫兒看這李祺雖有失儀之處,但念其初犯,且定是對皇爺爺的威嚴心懷敬畏才如此失態,不如給他個機會將功補過。”
朱元璋哼了一聲,看向朱雄英道:“英兒,你莫要替他說好話,朕最看不慣膽小之人。”朱雄英趕忙接著說:“皇爺爺,李祺飽讀詩書,才華橫溢,若是能令他專心為朝廷做事,定能有所建樹,也算是為咱大明效力。”朱元璋聽了這話,神色稍緩,目光再次投向李祺。
李祺這時也回過神來,連忙磕頭如搗蒜,口中高呼:“陛下聖明,陛下恕罪,臣願肝腦塗地報效朝廷。”朱元璋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罷了罷了,今日看在咱的孫兒和你父親李善長的面子上,暫且饒過你這一回,日後若敢再有差池,定不輕饒。”
李祺對著朱雄英連連躬身施禮,口中不停說著感謝之詞,隨後才轉身緩緩離去。朱雄英站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隨著李祺那漸行漸遠的身影,直至其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他這才輕輕地舒出一口氣來,心中暗自思忖道:“總算是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啊!”
此時,一直在旁默默觀察著一切的朱元璋將目光投向了朱雄英,眼中帶著一絲疑惑和探究之色,開口問道:“雄英啊,朕記得你以往對於朝堂之上的那些正事似乎並不太感興趣,為何今日卻表現得如此積極呢?”
朱雄英微微低頭,略作思考後抬起頭說道:“皇爺爺,孫兒近日讀書,悟得一理。大明朝如今蒸蒸日上,但仍需廣納賢才,團結各方勢力。
李祺出身不凡,若因其一時之錯便嚴懲,恐寒了許多人的心。孫兒想為皇爺爺留住更多可用之人。”朱元璋聽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吾孫長大了,竟有這般見識。”
朱雄英心中暗喜,表面卻依然恭順:“皇爺爺教誨,孫兒時刻銘記於心。而且孫兒聽聞民間疾苦,知曉朝堂之事皆關乎百姓福祉,孫兒身為皇室子孫,自當為大明社稷著想。”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嗯,很好。不過,孫兒你也要小心,莫要被他人利用。”朱雄英應聲道:“孫兒明白,定會謹慎行事。”朱元璋大笑起來:“哈哈哈,朕相信吾孫的能力。”
朱雄英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此次不僅救下李祺,還讓祖父對自己刮目相看。
朱雄英的久違的心聲吐槽來了:嘁!今天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平時對你太清楚了,下意識的唱戲而已!再說了,李祺到底會不會收斂幾分,就看他自己怎麼操作了!
夜幕如墨,籠罩著駙馬府。李祺獨自坐在書房,面色凝重。白日裡,他因被人告發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朱元璋召進宮嚴厲斥責了一番。雖有臨安公主從中斡旋,他暫時躲過一劫,可心中煩悶卻難以消散。
腳步聲由遠及近,書房門被輕輕推開,臨安公主走了進來。看到丈夫滿臉疲憊與愁容,她心中一緊,輕聲問道:“駙馬,今日在宮中,父皇究竟如何說?你莫要瞞著我。”
李祺抬起頭,看著公主關切的眼神,心中湧起一陣暖流。他本滿心憤懣,可此刻面對公主,那些怒火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他站起身,走到公主身邊,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公主放心,只是些小人作祟,胡言亂語罷了,陛下聖明,豈會輕易聽信。”
公主輕輕皺眉,她怎會不知此事的嚴重性:“駙馬不必寬慰我,我知道你心中委屈。今日之事,必定有人蓄意陷害,你我需早做打算才是。”
李祺望著公主,心中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