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跨越山海,夢想翱翔(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一個星光璀璨的夜晚,成奇勳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藝術學院的屋頂,仰望著星空,心中滿是對未來的無限期待。培訓中心的重新運營和企業的復工,讓殘障人士就業幫扶專案在南美洲的這個國家重新煥發生機。但他們明白,這只是漫長征程中的一個節點,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
隨著平臺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向他們丟擲橄欖枝,希望引入殘障人士就業幫扶專案。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抓住這個機遇,進一步拓展平臺的業務,讓更多的殘障人士受益。他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亞洲的兩個國家 —— 日本和印度尼西亞。
日本,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有著先進的科技和完善的教育體系,但在殘障人士就業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獨特的問題。成奇勳和曹尚佑帶領團隊抵達日本後,便馬不停蹄地與當地的企業、政府機構和殘障人士組織展開交流。在與一家日本大型企業的洽談中,企業負責人表示:“在日本,我們非常重視員工的團隊協作和企業文化的融入。殘障人士由於身體和心理上的差異,可能在這方面會面臨一些困難。”
成奇勳微笑著回應:“我們理解您的擔憂。在我們的專案中,我們會為殘障人士提供專門的團隊協作培訓和企業文化適應課程。我們會根據殘障人士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企業。比如,對於聽力障礙的員工,我們可以透過手語翻譯和視覺化的溝通工具,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團隊交流;對於行動不便的員工,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輔助裝置,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地完成工作任務。”
儘管成奇勳和曹尚佑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在實際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還是遇到了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日本文化中注重禮儀和含蓄表達,這與平臺以往在其他國家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在一次為殘障人士舉辦的就業指導講座上,平臺的工作人員按照以往的經驗,採用較為直接的方式進行講解和互動,卻發現日本的殘障人士表現得較為拘謹,參與度不高。
曹尚佑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他在講座結束後,與一位日本殘障人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位殘障人士表示:“在日本,我們習慣在交流中更加委婉和尊重他人的意見。直接的互動方式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有些不適應。” 曹尚佑意識到,要想在日本順利開展專案,必須充分尊重和融入當地文化。
於是,平臺迅速調整了就業指導的方式。他們邀請了日本當地的文化專家,為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日本的禮儀和溝通方式。在後續的就業指導活動中,工作人員採用更加溫和、委婉的方式與殘障人士交流,先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再給予建議和指導。這一改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殘障人士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他們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就業準備中。
在印度尼西亞,平臺面臨的則是另一種挑戰。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擁有眾多島嶼和多元文化的國家,不同地區的就業市場和文化習俗差異較大。平臺在印度尼西亞設立了多個專案點,試圖覆蓋更廣泛的殘障人士群體。但在與當地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不同地區的企業對殘障人士就業的態度和需求各不相同。
在爪哇島的一個專案點,當地的企業對殘障人士就業持積極態度,但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有限,企業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手工業和簡單製造業。而成奇勳和曹尚佑希望能夠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多樣化的就業選擇,以滿足他們不同的興趣和能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前往各個專案點進行調研。他們深入瞭解當地的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需求,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在與爪哇島當地政府的溝通中,成奇勳提出:“我們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產業,開展針對性的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