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世民滅高句麗於此(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浩澤看著那塊界碑的照片,心中不禁感慨萬分。
彷彿能看到了李世民率領大唐鐵騎,踏破高句麗的壯麗場景。
那塊界碑,不僅僅是大唐疆域的標記,更是李世民威武霸氣的象徵,是大唐國力的彰顯。
他繼續翻看新聞,上面詳細記載了這次考古發現的經過和專家們的解讀。
原來,棒子國的考古隊在進行一次例行的挖掘工作時,意外地發現了這座被掩埋的紅衣大炮。
大炮的儲存狀態極為完好,彷彿剛剛被使用過一般,這讓考古隊員們驚訝不已。
他們立刻將這一發現上報,引起了棒子國國內的極大關注。
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考古隊員們又發現了那塊刻有“大唐疆界,天可汗李世民滅高句麗於此!”的界碑。
這一發現更是震驚了考古界,引得全世界考古學家紛紛前往圍觀。
然而,作為自擬為高句麗傳承者的棒子國如何能忍?
便以高句麗並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滅的,而是唐高宗李治滅的為理由,打算把這塊碑文給毀掉。
甚至打算重新偽造一塊更符合他們自定義“歷史”的碑文。
然而,他們的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和爭議。
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紛紛發表宣告,譴責棒子國的行為是對歷史的篡改和破壞。
他們指出,這塊界碑是大唐帝國時期的產物,是歷史的見證,應該得到妥善的保護和尊重。
李浩澤看到這些新聞,不禁冷笑連連。
他早就知道,棒子國一直以來都試圖篡改歷史,將自己的祖先塑造成所謂的“偉大民族”。
然而,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可以隨意篡改的。
這塊界碑的發現,無疑給了棒子國一個響亮的耳光。
繼續向下看去,新聞中還提到。
由於棒子國一意孤行,堅持要毀掉這塊界碑,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對。
國際組織甚至發出警告,如果棒子國繼續這一行為,將被視為對全人類文化遺產的破壞,必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制裁。
同時,華夏也對此事表達了嚴正立場。
華夏發表宣告,強烈譴責棒子國的行為。
要求他們立即停止對歷史文物的破壞,並妥善保護這塊見證了大唐與高句麗歷史的界碑。
華夏還表示,將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歷史的真實性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
至於說碑文中記載的內容跟史料記載不符的問題,將進行多方考證。
有可能是高宗繼承太宗的遺志,才書上了李世民的名字。
新聞的最後,還對碑文上記載的文字進行了完整的轉錄和翻譯,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段歷史的真相。
李浩澤隨手翻看,卻頓時被氣得咬牙切齒。
只因那碑文上在“大唐疆界,天可汗李世民滅高句麗於此!”這行大字下面竟寫著:
昔年,神獸臨凡,攜天恩賜予我朝,得太平寶船與紅衣大炮之製造法。
朕心甚慰,知此乃天助我也。
遂命工匠依法制造,不日而成。
太平寶船,巨大無匹,能載千軍萬馬,橫渡滄海。
紅衣大炮,威力無匹,能破堅城,震天動地。
有此二寶,朕知天下可定。
時高句麗屢犯邊境,朕遂起大軍,以太平寶船載之,紅衣大炮為前鋒,直指高句麗。
戰火連天,高句麗軍隊雖勇,然我軍有玄甲鐵騎,紅衣大炮之威,所向披靡。
經年苦戰,終破其都城,高句麗王降,高句麗國滅。
高句麗疆域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