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洪武五年三月(第1/3頁)
章節報錯
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歷經磨難建立大明王朝,一心鞏固統治,對軍事、政治、民生等事務有著絕對決策權,行事果斷且深謀遠慮,渴望統一北方草原,消除北元威脅。
徐達:明朝開國元勳,軍事統帥,威望極高,深諳軍事戰略與管理,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此次擔任北伐主力的統帥,在嶺北之戰中遭遇慘敗,內心充滿自責與反思。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傑出將領,作戰勇猛,富有謀略,參與北伐,同樣在嶺北之戰中受挫,對此次戰敗感到困惑和不甘。
馮勝:明朝大將,此次北伐中他率領的軍隊取得勝利,佔領甘肅,在朝堂上彙報勝利成果時,也關注著其他兩路軍隊戰敗後的局勢。
李善長:明朝丞相,擅長政務管理與制度制定,協助朱元璋處理日常政務,參與國家各項政策的討論與決策,在朝堂上地位尊崇,善於權衡各方利弊,對軍事失利後的局勢憂心忡忡。
劉伯溫:朱元璋的重要謀士,足智多謀,精通天文地理、兵法謀略,對國家事務有著獨到的見解,常能從宏觀角度為朱元璋提供建設性的意見,試圖分析嶺北戰敗的深層原因。
戶部尚書周德興:負責國家財政、賦稅等事務,對農業生產和賦稅政策瞭如指掌,在討論中關注軍事失利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保障民生。
工部尚書薛祥:掌管工程建設、水利等事務,在應對自然災害時負責組織救災工程和水利設施的修繕,在朝堂上參與討論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
第一幕:捷報與噩耗
場景:奉天殿,莊嚴肅穆,雕樑畫棟,金磚鋪地。龍椅之上,朱元璋正襟危坐,目光焦急地等待著前線的訊息。下方群臣分列兩排,氣氛凝重而壓抑。
旁白:洪武五年,春風雖已吹遍大地,但明朝的命運卻在這春夏之交迎來了一場嚴峻的考驗。自正月起,徐達、李文忠、馮勝三道出師北伐北元,目標是“永清沙漠”,如今數月過去,朝堂上的眾人都在翹首以盼著前線的戰報。
一傳令兵匆匆跑上殿,跪地,氣喘吁吁
傳令兵:陛下,前線戰報!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眼中滿是急切
朱元璋:快呈上來!
太監接過戰報,呈給朱元璋。朱元璋迅速展開,臉色卻瞬間陰沉下來
朱元璋: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徐達、李文忠兩路大軍竟大敗於嶺北!
群臣一片譁然,紛紛交頭接耳,面露震驚之色
李善長:陛下,這嶺北之地乃蒙古高原的重要區域,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次北伐關乎我大明北方邊境的安寧,怎會……怎會如此慘敗?
劉伯溫眉頭緊鎖,沉思片刻
劉伯溫:陛下,嶺北地區地域遼闊,草原廣袤,北元軍隊擅長騎射,熟悉地形。想必是北元將領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的誘敵深入之計得逞了。
朱元璋怒拍龍椅
朱元璋:這個王保保,屢次與我大明作對!徐達、李文忠為何如此大意?
此時,又一傳令兵匆匆上殿,跪地
傳令兵:陛下,馮勝將軍派人傳來捷報!
朱元璋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朱元璋:快說,馮勝那邊情況如何?
傳令兵:馮勝將軍率領的軍隊一路西進,成功佔領甘肅!
群臣再次議論紛紛,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卻仍沉浸在徐達、李文忠戰敗的憂慮中
馮勝(在殿外大聲說道):臣馮勝,拜見陛下!
朱元璋:快進來!馮勝大步走進奉天殿,跪地行禮
馮勝:陛下,臣幸不辱命,已成功佔領甘肅。甘肅地處西北要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