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憑藉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建立大明王朝,致力於國家的統一、穩定和繁榮,對軍事、政治等事務有著絕對的決策權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李善長:已致仕,但在朝廷中威望頗高,足智多謀,為明朝的建立和初期穩定立下赫赫戰功,對國家事務見解深刻,常能從全域性角度為朱元璋提供寶貴建議。

汪廣洋:中書右丞相,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善於協調各方關係,確保朝廷政策的順利執行,對軍事、行政等事務的統籌和協調起著關鍵作用。

胡惟庸:中書左丞,精明能幹,野心勃勃,積極參與朝廷各項決策,試圖在政治舞臺上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軍事、人事等事務中努力展現自己的能力。

吳良:江陰侯,奉命討伐綏寧諸蠻和平定五開潭溪古州諸蠻,作戰英勇,經驗豐富,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軍事行動和地方治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實踐經驗。

周德興:江夏侯,攻克保寧,為蜀地的平定立下大功,在軍事指揮和戰鬥策略上有出色的表現,對蜀地的軍事形勢和地理環境較為熟悉。

傅友德:潁川侯,攻克成都並留官軍駐守,在軍事行動中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對西南地區的軍事佈局和防禦建設有著重要的規劃和實施能力。

李文忠:曹國公,負責經理四川,安撫民眾,在地方治理和穩定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能力,深知民生穩定對國家統治的重要性。

孫:河南行省參政,因事被免職,曾在河南任職,熟悉當地的政治、軍事和民生情況。

陳昧:原太常卿,被任命為河南行省參政,即將赴任河南,對新的職責充滿期待,希望在地方治理和軍事防禦方面有所作為。

吏部尚書:負責官員的選拔、任免、考核等事務,對朝廷官員的調配和管理有著重要的決策權和執行權,在此次人事變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兵部尚書:掌管國家軍事事務,包括軍隊的排程、軍事戰略的制定、軍事行動的指揮等,對吳良、周德興、傅友德等人的軍事行動進行統籌和協調。

戶部尚書:負責國家的財政、稅收、民生等事務,在地方治理和民眾安撫過程中,為保障物資供應和經濟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幕:蠻地捷報,朝堂歡慶

時間:洪武四年秋七月庚辰日之後的朝會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奉天殿內莊嚴肅穆,大臣們整齊排列,朱元璋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

太監(高聲唱喏):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兵部尚書(出列,跪地,滿臉喜色):陛下,大喜啊!江陰侯吳良奉命討伐綏寧諸蠻,大獲全勝,成功擒獲首惡蘇子榮等人,還攻克了多處山寨。

朱元璋(面露喜色,哈哈大笑):好!吳良果然不負朕望。此次勝利,不僅消除了南方的隱患,還彰顯了我大明的軍威。傳令下去,犒賞三軍,表彰吳良等將士的功績。

汪廣洋(出列,拱手行禮):陛下,吳良將軍英勇善戰,為國家立下大功。此次平定綏寧諸蠻,對南方的穩定意義重大。臣建議,在當地加強治理,防止蠻亂再次發生。

朱元璋(點頭贊同):丞相所言極是。戶部尚書,你要調配物資,協助地方官員安撫百姓,重建家園。

戶部尚書(出列,跪地領命):臣遵旨,定當儘快安排物資,幫助百姓恢復生產生活。

第二幕:蜀地平定,論功行賞

時間:八月庚子日之後

地點:應天,奉天殿

兵部尚書(再次出列,跪地,激動地說):陛下,又有捷報傳來!江夏侯周德興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