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洪武四年二月(第2/4頁)
章節報錯
遵旨!
第三幕:祭祀任命,各安其職
時間:丁巳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今日遣官祭三皇並釋奠孔子,此乃國之大事,禮部尚書,你要確保祭祀儀式莊重肅穆。
禮部尚書(跪地,恭敬地說):陛下放心,臣已精心籌備,祭祀儀式定能圓滿完成。
(接著,宣佈官員任命)
朱元璋:以福建按察司副使吳庸為金華府知府,望其能在新崗位上,造福一方百姓。
(官員領命謝恩)
時間:戊午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曹興(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為晉王相,現建議建晉王府兵民參建,選漢軍充王府鼓手,朔蔚等州召商奈米中鹽充邊餉,如此可加快王府建設,充實邊地軍餉。
朱元璋:兵民參建可行,可加快工程進度。至於選漢軍充王府鼓手,就依你所言。召商奈米中鹽充邊餉,戶部尚書,你覺得如何?
戶部尚書(出列,拱手說道):陛下,此計可調動商人積極性,充實邊餉,臣以為可行。
朱元璋:好,此事就這麼定了。各部門要協同合作,確保各項事務順利推進。
第四幕:外交文化,人才凋零
時間:數日後
地點:應天,奉天殿
太監(高聲通報):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等自安南使還!
(張以寧的隨從神色悲痛,跪地稟報)
隨從:陛下,張大人卒于歸途中。此次自安南歸來,安南王陳日熞遣臣上表謝恩貢方物,然張大人未能親見陛下,實在遺憾。
朱元璋(神色凝重,惋惜道):張以寧少貧苦好學,文學造詣極高。洪武元年起用為翰林侍讀學士,奉使安南,朕還御製詩送之。如今他卒於道,實乃朝廷損失。詔有司還柩致祭,厚待其家人。
汪廣洋:陛下仁厚,張大人泉下有知,也會感激陛下的恩遇。其《翠屏集》流傳於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第五幕:司法理念,公正為本
時間:又一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任命刑部郎中劉惟謙為尚書。劉惟謙,你可知司法之重?
劉惟謙(跪地,恭敬地說):陛下,臣深知司法關乎百姓福祉,國家安寧。
朱元璋:仁義是養民膏粱,刑罰是懲惡藥石。為政不能捨仁義專務刑罰,你用法時要體古人欽恤之意,像張釋之、於定國那般公正斷案,不可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
劉惟謙: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臣定當公正司法,維護國家法律秩序。
第六幕:機構事務,各有安排
時間: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光祿寺官員(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建議設內酒坊造酒,供御賜、燕享及其他祭祀,依宋“法酒庫”例,如此可保障朝廷用酒需求。
朱元璋:准奏。務必保證酒的品質,不得有絲毫懈怠。
(接著,吏部尚書奏宣使、奏差考滿任用事宜)
吏部尚書:陛下,有文學才能的宣使,可任有司之職;有幹辦之才的,宜於巡檢內用;通儒吏的奏差,升令史、書吏;不通者,用為巡檢、驛官。如此可讓官員各展其長。
朱元璋:好,就依此執行。吏部要嚴格考核,確保官員任用得當。
第七幕:官員追封,彰顯恩寵
時間:壬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太監(神色悲痛,高聲通報):湖廣行省參知政事戴德卒於京師!
朱元璋(神色哀傷,嘆息道):戴德為朝廷效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