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歷經磨難建立大明王朝,心懷天下,致力於國家的穩定與繁榮,對國家各方面事務都有著高瞻遠矚的規劃和決策。

劉伯溫:朱元璋的重要謀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謀略和陰陽術數,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深受信任,在諸多事務上能提供獨到見解。

李善長:明朝開國丞相,足智多謀,跟隨朱元璋多年,在朝廷中威望極高,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對國家治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

蘇琦:鄭州知州,心繫百姓,關注國家發展,提出屯田積粟、招撫流民墾荒等建設性建議,為國家的經濟和軍事發展出謀劃策。

程昭:新任工部侍郎兼侍儀使,負責工程建設和禮儀事務,對工作認真負責,力求將各項任務完成得盡善盡美。

秦文繹:新任戶部郎中,熟悉錢糧事務,致力於保障國家財政穩定和百姓生活富足。

鄭氏:衢州府徐思誠妻,堅守貞節,操持家務,撫養子女,以堅韌的意志度過艱難歲月。

劉氏:溫州府王守中妻,同樣是貞節典範,面對生活的困苦,始終堅守婦道。

兵部尚書:負責國家軍事事務,包括軍隊的調動、部署、訓練以及邊疆防禦等,肩負著保衛國家領土安全的重任。

戶部尚書:掌管國家財政和經濟事務,對賦稅制度、土地政策、商業貿易等經濟領域有著深入的瞭解和決策權,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禮部尚書:主管國家禮儀制度,同時負責文化、外交等相關事務,對科舉制度、文化交流、對外關係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管理和協調職責,致力於維護國家的文化傳承和良好的外交形象。

第一幕:朝堂任命與新政初議

時間:洪武三年四月,上午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應天的奉天殿莊嚴肅穆,金色的陽光透過雕龍畫鳳的窗戶,灑在金磚鋪就的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殿內,大臣們身著朝服,整齊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

朱元璋(聲音洪亮,打破了殿內的寂靜):眾愛卿,今日朝堂,先議官員任命之事。吏部尚書,宣讀任命詔書。

吏部尚書(出列,展開詔書,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任命程昭為工部侍郎兼侍儀使,秦文繹為戶部郎中。望爾等盡心職守,為我大明江山社稷效力。欽此!

程昭、秦文繹(一同出列,跪地叩拜):臣等謝陛下隆恩,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

朱元璋:程昭,你既任工部侍郎兼侍儀使,工程建設關乎國家發展,禮儀規範彰顯大國風範,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程昭(恭敬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當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在工程建設上,嚴格把控質量,確保每一項工程都能經得住考驗;在禮儀方面,也會依照規制,將各項禮儀活動辦得莊重得體。

朱元璋:秦文繹,戶部掌管國家錢糧,責任重大。如今國家初定,百廢待興,你要合理調配財政,保障民生。

秦文繹:陛下,臣深知責任重大。定會用心管理錢糧事務,開源節流,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百姓的生活富足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此外,朕決定將永平府所屬的宜興、龍慶二州及懷來縣劃歸北平府管轄。此舉旨在最佳化地方行政區劃,加強管理,促進地區發展。眾愛卿可有異議?

眾大臣(齊聲說道):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第二幕:民生為重,稅賦與屯田之策

時間:緊接著,討論經濟事務時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