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蜀道尋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破曉之際,熹微的晨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的深沉,濃稠的晨霧便如輕紗曼舞,悠悠地瀰漫在蜀地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之間。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仿若一位蒙著面紗的佳人,在霧靄的籠罩下,更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感與未知的神秘。險峻的棧道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彷彿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亙在懸崖峭壁之上。崖壁上,尖銳的冰凌好似一把把鋒利的匕首,突兀地探出,直直地刺破了這層如夢幻般的霧靄。在那微弱的光線映照下,冰凌閃爍著冷冽的寒光,讓人不寒而慄,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蜀道的艱險與歲月的滄桑。
此時,老陳半跪在棧道上,身形沉穩如松。他手中那把洛陽鏟,在他的操控下,穩穩地插入土中,恰好卡在了“人盤”的醜位。老陳,這位摸金校尉的後裔,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歷經歲月沉澱的成熟與老練。他嘴裡緊緊咬著那支翡翠菸嘴,縷縷青煙從他嘴角嫋嫋升起,與周圍的晨霧悄然融為一體,彷彿他已與這神秘的蜀地山川化為了一體。隨著他手臂發力,緩緩轉動洛陽鏟,鏟頭那獨特的銅錢紋上,掛滿了蜀地特有的紅壤。那紅壤溼潤而細膩,色澤鮮豔,彷彿是大地的血液,訴說著這片土地千百年來數不清的過往與傳奇。
我站在一旁,手中緊緊握著羅盤,眼神專注而堅定。羅盤的天心十道穩穩地對準了崖壁上那具神秘的懸棺。這具懸棺歷經無數風雨的侵蝕,卻依舊頑強地懸掛在陡峭的峭壁之上,彷彿一位忠誠的衛士,默默地守護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此時,羅盤內的磁針在巳亥線上不安地顫動著,如同一隻受了驚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那細微的顫動,彷彿在傳遞著某種神秘而又危險的訊號,讓我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期待在心底悄然蔓延。
“林師傅,戌龍入首!”張教授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語氣中透著難以掩飾的興奮與激動。我急忙回過頭,只見張教授的白大褂上沾滿了地衣,顯然是在攀爬過程中歷經了無數艱難險阻。他手中緊緊握著那本《葬書》的殘頁,此刻正全神貫注地將其與眼前的山勢仔細比對。令人驚奇的是,那殘頁上所描繪的山川走勢,竟與眼前的實景完美契合,彷彿是照著這片山脈量身定製、精心繪製的一般。這一發現,讓我們都意識到,我們離揭開這個神秘謎團又近了一步。
我緩緩閉上雙眼,摒棄一切雜念,全身心地沉浸在感應地脈震動的狀態中。漸漸地,七十二龍分金線在我的腦海中逐次亮起,它們交織成一幅神秘而又複雜的圖案,彷彿是大地的脈絡,又像是古老的密碼,指引著我探尋這片大地深處隱藏的奧秘。突然,在坤卦方位,我捕捉到了一絲細微的泉鳴,那聲音若有若無,彷彿是大地的輕聲低語,又像是古老的召喚,從遙遠的時空深處傳來,讓我不禁心生嚮往。
就在這時,老陳突然伸出手,一把拽住了我的鹿皮靴。“看水口!”他急促地說道,同時將手中的菸斗用力指向兩山夾峙之處。我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冬至的陽光恰好穿透厚重的雲層,如同一束束金色的利劍,灑落在那條蜿蜒曲折的溪流之上,將溪流瞬間染成了一條璀璨奪目的金帶。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一條金色的巨龍蜿蜒遊走,氣勢磅礴,讓人驚歎不已。
我趕忙從懷中取出祖父留下的象牙晷針,雙手微微顫抖,小心翼翼地進行測影。隨著日影的緩緩移動,日晷的投影在羅盤的“縫針”層緩緩形成了“乙丙交戌”之局。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中湧起一陣難以抑制的激動,因為這正是《地理五訣》中所記載的吉穴特徵。這一重大發現,讓我們都堅信,我們離心中的目標似乎又近了一步,勝利的曙光彷彿就在不遠處閃耀。
我們繼續前行,不久便來到了“鬼見愁”峭壁之下。這峭壁高聳入雲,崖壁陡峭險峻,幾乎垂直於地面,彷彿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