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香包之上皆繡有名字,顯是精心準備。待眾人開啟那精緻的紅色香包,發現裡面各裝有六個金錁子。

而維芳的香包中,除金錁子外,竟還另有一方手帕,其上題有一首詩:“嬌容映月維姿秀,玉骨臨風雅芬芳。淺笑嫣然傾國色,才情出眾世無雙。”

維芳憶起,梅林偶然邂逅之時,他身著月牙白長袍,身姿挺拔,仿若從畫中走出的雅士;宴會那日,墨色錦袍加身,更是襯得他氣質不凡,溫文儒雅盡顯。念及於此,維芳的心絃似被悄然撥動,不由自主地快速跳動了兩下,一抹紅暈也悄然爬上臉頰,她忙微微垂首,試圖掩飾內心的波瀾。

在京城之中,陳府初來乍到,根基尚淺,所熟識之人不過肖紹欽、劉夫人與蘇夫人寥寥數位。因而僅用三日,便走完了親友往來。肖玉鳳的哥嫂年前也已返京,只是其嫂子因父母離世未滿週年,按理不便外出走親訪友。

肖玉鳳瞅準劉夫人前來拜年的時機,邀請熟悉的幾位夫人至家中相聚,擺酒設宴,又安排了戲班助興。眾人笑語歡聲,直至夜幕降臨,方才盡興而散。

到了第五日,天空終於放晴,暖陽高懸。陳奎年對肖玉鳳說道:“接連幾日忙於應酬,夫人想必也有些疲累了。今日咱們便在家好好休憩一番。明日我陪夫人前往靈湘寺遊覽,上回未能相伴,明日定要與夫人及孩子們盡興遊玩一整日。”

維君聽聞此言,最為雀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拍手叫好道:“太好了,終於可以出去玩了!”

新春時節,眾人都忙著走親訪友,往日香火旺盛的靈湘寺此刻倒是頗為冷清,前來進香的香客寥寥無幾。肖玉鳳見這般情形,心中很是滿意,想著能不受旁人打擾,安安靜靜地在寺中逛逛,倒也自在。

可她哪裡知道,就在陳府眾人剛出發不久,廣寧侯府的世子便得到了訊息。他聽聞後,二話不說,趕忙回房換了身衣裳,全然不顧今日府中正設宴款待一眾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急匆匆地牽出馬匹,翻身上馬,朝著靈湘寺的方向快馬加鞭追了過去。

陳奎年帶著一家老小,懷著虔誠之心,依次在諸位菩薩像前恭敬地參拜,而後莊重地燃起香,又仔細地供上了燈。陳奎年做完這些,便踱步來到了寺裡掌事和尚所在之處。捐了些香油錢,讓掌事和尚幫忙找間乾淨客房休息片刻。

掌事和尚帶著他們來到其中一間客房,推開門,屋內窗明几淨,佈置得頗為素雅,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陳奎年和肖玉鳳二人落了座,桌上早已備好的香茗正冒著騰騰熱氣,茶香幽幽飄散在空氣中,沁人心脾。他們二人就這般一邊不緊不慢地輕抿著茶水,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盡情地享受著這來之不易、靜謐又愜意的美好時光。

而幾個孩子在一旁眼巴巴地望著,眼中滿是期冀,陳奎年見狀,笑著掏出一些碎銀子分給他們。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興高采烈地跑出去,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著要去買些好看的香包、精緻的房間掛件,還有那竹子編成的小燈籠、小兔子、小船等各種物件,那歡快的模樣,彷彿世間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此。

正當陳奎年與肖玉鳳你一言我一語,正商議著待季暉參加完鄉試之後,就把家中父母接到京城來好好團聚之事時,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夫妻二人以為是出去玩耍的孩子們回來了,便隨口應了句“進來”。

未料,門扉緩緩開啟之時,映入眼簾的竟是廣寧侯世子。陳奎年與肖玉鳳見狀,心中頓生無奈,暗暗嘆息,不想此人竟追至這靈湘寺來,當真是執著的緊吶。

陳奎年急忙起身,正要依著禮數行禮,卻見那世子陸逸已然快上一步,恭恭敬敬地朝著二人深深作揖,俯身長鞠一躬,口中溫聲道:“給陳大人、陳夫人請安拜年,願二位新歲歡愉常伴,喜樂安康,萬事皆順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