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沒有留意女孩兒其他“寓意深刻”的話語。

透過對於馬德亮的旁敲側擊,林伯樂更加證實了自己的想法:馬德亮一定揹著自己,偷偷幹了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知同那女孩兒說了什麼花言巧語,令其芳心盎然?

鬱結的嫉妒漸漸轉化成了仇恨,林伯樂簡直看不慣馬德亮的任何舉動,他的沉默在林伯樂的眼中已然變成了“虛偽”和“做作”,讓林伯樂覺得噁心,繼而疏遠。

直到最後,兩人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馬德亮生性最為“敏感”,早就察覺了林伯樂的敵意,他以自己慣有的性格,保持緘默,並且不聲不響地,漸漸消失在林伯樂的視線之中。他刻意躲避著他,儘量讓雙方不在同一地點露面,如果實在是學習需要,他們也會對對方熟視無睹,置若罔聞。沒有任何的爭辯,沒有任何的言語,甚至連爭吵也沒有一聲,兩人的深厚友誼就此破裂了。

事後,林伯樂也時常後悔,覺得自己心胸狹隘,不過又想起馬德亮一聲不吭地“橫刀奪愛”,並且對此隻字未提,嫉妒之火便再一次灼燒他的內心,使他更加堅定了“決裂”的信念。

就這樣過去了大半年,學習生活依然繼續,唯一變了的,就是林伯樂和馬德亮的友誼。透過半年時間的留心觀察,林伯樂驚異的發現,女孩兒根本就沒有與馬德亮在一起,甚至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兩人單獨相處的畫面,林伯樂開始疑惑了:這是怎麼回事兒,他們不是相互愛慕麼?怎麼過了這麼久,之間的關係還是如此?哼,管他的,反正對我有利就行了!

與此同時,新疆考古研究所突然向北大考古系拋來“橄欖枝”,希望北大考古系能夠派遣一批優秀的學生,參與他們就近將要展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古行動。

這個訊息自然在考古系引起軒然大波,所有學生紛紛踴躍報名,要知道,這樣省級考古研究所的活動,自然是一次功成名就的契機,若是有了重大發現,便可一步登天,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學生,一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的權威。

況且新疆那邊還有許多文明遺蹟尚未被發現,這樣一來,他們只要參與了考古隊的行動,機會便是大把大把的,用之不竭。

然而,這次選拔的淘汰率也是相當殘酷的,不僅要求學生的理論知識拔尖,而且還要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如此一來,考古系大部分學生便與這個難得的機會失之交臂,最後,僅僅有四個人被選中參與新疆考古研究所的行動,他們分別是林伯樂,馬德亮,鄯善卓爾(新疆女孩),以及另一個名叫李顏的大一學弟。

他們當時並未知道,這一次讓他們心潮澎湃,興味盎然的考古行動,將會給予他們人生多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