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在宏寶掏出帕子擦眼淚的時候,閔喬氏翻出《孟子》,故作驚訝的說道:“哎呀,這裡怎麼還有一本《孟子》?小宏寶,你這麼小就讀《孟子》了呀?”

說著,又把《中庸》翻出來,“哎呀,怎麼還有一本《中庸》?”

聽到閔喬氏的話,一直默不作聲的楊安神情一滯,隨即神色黯然的低下頭去。

方嬤嬤則先是一怔,隨即臉上爬滿了怒色。

這老兩口的反應也奇怪了吧?

再看小宏寶,此刻他已經嚇白了臉,眼神發虛的偷瞄著楊安和方嬤嬤的臉色。

在見到方嬤嬤生氣的時候,他頓時就更慌了,臉上還沒擦乾的眼淚這回流的更兇了。

閔喬氏瞪了方嬤嬤一眼,將繪本往旁邊的小桌上一放,只拿著《孟子》和《中庸》問小宏寶,“你告訴太夫人,你為什麼買這兩本書?你想考科舉,將來做官嗎?”

小宏寶一邊哭,一邊點頭。可剛點完頭,又瘋狂的搖頭。然後又膽怯的看著方嬤嬤,一句話也不敢說。

閔喬氏蹙了蹙眉,果然,一扭頭就見方嬤嬤正眼含警告的瞪著小宏寶。

“你們先退下吧。”閔喬氏朝著方嬤嬤和楊安示意了一下。

楊安躬身行禮,一言不發的退走。

方嬤嬤則是欲言又止,看看閔喬氏,又看看小宏寶,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道:“太夫人,宏寶還是個孩子,您……”

閔喬氏冷下臉來,肅聲趕人:“還不走?”

方嬤嬤一噎,最終還是嘆了口氣,一臉擔憂的下了三樓。

等人都離開了,閔喬氏這才拉著小宏寶問道:“你爺奶都走了,現在,你有什麼話都可以跟太夫人說了。”

小宏寶這會兒不哭了,也沒了他阿奶瞪他,當即小心翼翼的問:“太夫人,我說了,您就能幫我嗎?”

閔喬氏笑了笑,“那就得看小宏寶要求的是什麼事了。如果不是壞事,而太夫人又能做到的話,太夫人就幫你。”

“太好了!太夫人一定可以幫到小宏寶的!”

小宏寶興奮的原地蹦了一下,這才說道:“小宏寶想讀書,想考科舉,將來還想當大官,讓阿奶也像太夫人一樣,做太夫人!”

此話一出,閔喬氏頓時就明白了楊安和方嬤嬤兩人的怪異從何而來。

楊安兩口子都是她從孃家帶到侯府的陪嫁,而他們的子孫後代世代都是她的家奴。

身為沒有戶籍的賤奴,楊家後輩是沒有科舉的資格的。

伺候主子,才是他們的本分。

送他們去私塾讀書,一來是因為楊家不缺這點錢,二來,也是為了讓孩子們以後能更好地為主子,也就是閔喬氏做事。

可他們生出了參加科舉的念頭,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卻沒有實行的條件,與其讓孩子們事後痛苦,還不如早早就斷了他們的念想。

小宏寶神情萎靡的接著說道:“可阿奶說,我們是不能參加科舉的。我大哥不能,我也不能。”

“怎麼?小宏寶的哥哥也想參加科舉嗎?”閔喬氏抓住了重點。

小宏寶點頭:“對啊!我大哥可厲害了!之前私塾的夫子就說,依我大哥的學識,考個秀才老爺完全不在話下。”

“可是我阿奶說,大哥不能參加科舉,還叫他從私塾回家,幫著爹爹和二叔做事。”

閔喬氏嘆了口氣,方嬤嬤的大孫子,她要是沒記錯的話,那孩子今年應該十三歲。比她的大孫子閔昌忠,小三歲。

她見過那孩子幾次,是個溫和愛笑的性子,只是,去年見面的時候,那孩子就不笑了。人也消瘦得厲害。

她當時還奇怪來著。問方嬤嬤,方嬤嬤也說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