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顯赫的明珠家族(第1/1頁)
章節報錯
自從年羹堯要和明珠家族聯姻,幾乎所有的官員同僚都在恭喜他,看好他,甚至說他未來前途無量。
年羹堯自己知道,是因為明珠,明珠,是康熙實打實的寵臣、近臣。
要說明珠的仕途,真是一帆風順,擔任過侍衛、治儀正,不久後升遷為內務府郎中,康熙三年被提拔為內務府總管。康熙五年任弘文院學士,開始參與國政。
然而要說真正讓明珠成為康熙倚重之臣的事件,就是三藩之亂。當時吳三桂駐守雲南,尚可喜駐守廣東,耿精忠駐守福建。十餘年來三藩飛揚跋扈,吳三桂尤其驕橫。尚可喜因為顧慮吳三桂的勢力,上書康熙皇帝請求撤藩,自己告老還鄉。
康熙其實早有撤藩之意,然而朝中大臣大多數沉默不語,甚至有人主張不要撤藩。而這時,明珠站出來支援皇上,必須撤藩,才能國泰民安。
一個皇帝,當朝堂中大多數人反對自己的旨意,那麼這時候有人站出來支援自己,在朝堂上和那些頑固派殊死辯論,如果你是康熙,你感動嗎?你是否要覺得這個人可以相信呢?
明珠到底是忠是奸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每一步都能和康熙想到一起去,這就是明珠的神奇所在。
明珠最大的本事,也是其他人學不來的本事,那就是能準確的揣測聖意,厲害嗎?當然,這點有的大臣一輩子都做不到,皇帝的意思是東,他說西;皇帝的意思是西,他又說東。永遠跟皇上南轅北轍,你說這樣的一些官員,還能升官嗎?
而年羹堯雖然佩服明珠洞察聖心的本事,但是他從本心是不贊同這樣的,他是科舉進士出身,認為迎合皇上多少有些諂媚的意思,他要仕途平步青雲,不是要靠著這種,而是要讓大清知道,沒有年羹堯不行。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這點,年羹堯自己都自嘲,他武藝高,懂兵法,其實他特別想征戰沙場,但是,什麼時候才能有這個機會?給他翱翔天際的機會?他在等。
年羹堯羨慕明珠的就是有機會可以陪著皇帝去邊疆考察,納蘭明珠陪同康熙到東北考察,最遠抵達烏喇地區。經過精心準備,協助康熙調派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兩次圍攻雅克薩,迫使俄方同意和平談判。俄國談判使團抵達北京,與以明珠為首的中方代表會談。納蘭明珠遵照康熙指示,義正言辭地駁斥了俄方的無理取鬧,俄方最終同意撤出雅克薩的俄軍。明珠與俄國使團的談判為日後《尼布楚條約》簽訂創造了重要條件。
年羹堯也想這樣,可以去外面看看,擔當大任,他希望這次跟明珠家結親可以有這樣的機會。
此時的年羹堯,一片丹心,不僅尋求自己發展的機會,而且報國之心拳拳。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憑藉自己的功勞,來保護整個年家,使年家也成為顯赫的大家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年羹堯心底的聲音,他要做個忠臣、純臣,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