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捷報一同送達的,還有暗影的軍報。

周雲仔細閱讀兩封軍報後,發現其中所述情形大致相同。

他內心不禁湧起一陣激動,火槍營此次立下戰功,讓他深感欣慰,這無疑證明了火槍營在實戰中的價值,只是在實戰運用方法上,仍需進一步探索與磨合。

正值此時,探馬匆匆來報,前方五里之處,發現敵方多隊騎兵斥候,總數逾百人。

周雲當機立斷,下令騎兵營留下一連,其餘全員出擊,剿滅來敵,並著重叮囑務必不要傷及敵方馬匹。

騎兵二營營長陳啟與副營長黃進東接令後,欣喜不已,久盼的出戰機會終於來臨。

他們迅速點齊麾下二百餘名有馬騎兵以及五百餘名無馬騎兵,浩浩蕩蕩奔赴戰場。

這騎兵營乃是周雲受降後最早組建的隊伍之一,自組建以來,馬匹數量始終有限。

上次阻擊澤州王家與清軍三百八旗兵時,更是遭受重創,戰馬與士兵損失近半。

雖然後來將騎兵營擴充至八百人,但戰馬數量依舊匱乏,僅有的兩百來匹戰馬,連日常訓練都難以滿足。

戰馬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周雲,這也是他急於成立瑞昌商行,命李平全力打通物資進出通道的重要原因。

畢竟,沿途所攻佔的縣城內,戰馬數量寥寥無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今聽聞潞安府城派出騎兵斥候,周雲心中大喜,暗自思忖這豈不是送來一個騎兵連的馬匹,怎可輕易錯失此良機。

陳啟出身關寧鐵騎,作戰經驗極為豐富。

他依據前方探得的情報,派遣二連長率領五十騎分為五組,同時安排無馬騎兵也分成五組,大張旗鼓地迎向敵方斥候。

而他自己則與副營長黃進東各領百餘名騎兵,從兩側迂迴包抄敵方斥候的後方。

一時間,馬蹄聲如雷,震動大地。

前方正面迎戰的五組騎兵,每組十騎,在後方無馬騎兵揮舞樹枝揚起的漫天塵土的掩護下,奮勇向前,氣勢磅礴。

敵方斥候騎兵乍見對方騎兵出動,先是一愣,待看清對面滾滾而來的馬蹄聲與遮天蔽日的塵土。

才驚覺來敵竟是成建制的大股騎軍,粗略估計不下數百騎,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急忙撥轉馬頭,倉皇逃竄。

然而,沒逃出多遠,前方便傳來陣陣馬蹄聲。

他們滿心以為是自家騎軍前來接應,可當疾馳而來的騎軍映入眼簾時,才驚覺大事不妙:“不好,是敵軍騎兵!”

但為時已晚,對方騎兵如疾風般穿陣而過,鋒利的馬刀瞬間斬斷了他們的脖頸,鮮血四濺。

待騎兵營將士們勒馬轉身,準備再次發起衝擊時,卻發現敵方斥候騎兵已盡數倒地,只剩一群失去主人的戰馬在原地茫然徘徊。

騎兵營將士們迅速上前牽過馬匹,奔赴下一處戰場。

一個時辰後,周雲見到了滿身鮮血的陳啟與黃進東。

“旅帥,騎兵營本次共殺敵 81 人,俘虜 22 人,俘獲馬匹 92 匹。”陳啟高聲向周雲稟報戰果。

“好!幹得漂亮,這可相當於收穫了一個騎兵連的馬匹啊!”周雲聽聞,喜形於色,接著問道:“我方傷亡情況如何?”

黃進東大聲回應:“回旅帥,騎兵營傷 12 人,馬匹損失 17 匹,無人戰死。”

“著實不錯,能以如此微小的代價換取這般豐碩的戰果,你們立下大功,下去好好休整,後續還有硬仗要打。”

兩人滿懷興奮地告辭離去,返回騎兵營。

營內頓時一片歡騰,那些無馬的騎兵們為爭奪馬匹吵得不可開交。

剛回到營地的陳啟與黃進東見狀,不禁頭疼不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