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勝算幾何(第1/2頁)
章節報錯
反之,若敗於周雲之手,他與家人便要深陷山中,在暗無天日裡苦熬十年挖礦歲月,待期滿之時,也不過是傷病纏身、窮困潦倒,餘生難以為繼。
李真輕輕掂了掂那輕薄的信紙,卻仿若託著千鈞重擔,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
一旁的師爺見狀,上前輕聲探問:“東翁,您究竟打算如何抉擇?”
李真抬眸,反問道:“你且說說,咱們能擋住這周雲的夏軍強攻嗎?”
師爺面露遲疑之色,囁嚅道:“這……勝負或在五五之間吧。”
李真微微搖頭:“五五?依我之見,應是敵六我四。”
師爺滿臉疑惑:“東翁為何這般認定?”
李真長吁一聲,緩緩道:“起初,我本以為憑藉這城高牆厚,尚可與之一戰,應是五五開的局面。
然看過這封信,又目睹那信使的凜凜氣勢,深切感受到他們那堅如磐石的決心,故而在我心中,勝算便又少了一成,成了這敵六我四之局。”
師爺聽得一頭霧水,暗自思忖這降與不降之事,怎地與勝算牽扯到一處?難道竟是勝率高低主宰降城與否?
李真未理會師爺的滿腹疑竇,只吩咐他去傳喚孫明遠前來商議。
不多時,孫明遠身姿矯健地匆匆而至。
他身形頎長,面容俊朗不凡,雙眸恰似璀璨星辰,熠熠生輝,靈動之意流轉其間,舉手投足盡顯瀟灑不羈之態。
見著李真,趕忙上前施禮問安:“不知世叔喚小侄前來,所為何事?”李真微微抬手:“明遠來了,且坐下說話。”
有小吏端上茶水,而後悄然退下。
李真將案上的信紙遞與孫明遠,道:“這是城外夏軍在你來之前送來的信件,你先仔細看看。”
孫明遠雙手接過,神色凝重地閱看起來,李真則靜坐一旁,悠然品茗,默默等候。
待孫明遠閱畢,將信紙置於案上,李真見他看完,輕聲問道:“信已看完,你且說說心中所想。”
孫明遠微微欠身:“世叔,小侄之見實不足為重,您但有所命,小侄定當遵從。”
李真嗔怪道:“你這滑頭,說說無妨,我且聽聽。”
孫明遠略作思忖,開口道:“世叔既如此說,小侄便斗膽進言。
小侄以為這周雲見地非凡,確是個人物。
小侄在城樓上觀望對方軍陣,只見其紀律森嚴,軍容整肅,火槍林立,料想其軍力強盛,實乃將才。
至於究竟該如何行事,還請世叔定奪,小侄委實難斷。”
李真微微點頭:“人物!人才!此評價尚算公允。
若你父親尚在人世,見得這般人物,想必亦會讚賞有加。”
孫明遠聽聞此言,默默垂首,眼眸之中似有淚光閃爍。
“明遠,你蟄居於此已然半年有餘。
你正當年少,朝氣蓬勃,理應如同你父親當年那般,馳騁沙場,奮勇殺敵,於戰火硝煙中揚名立萬,建下赫赫功勳。
如此方能為你弟弟世寧以及孫家開闢出一條通往百年昌盛的康莊大道。”
李真目光誠摯,滿含鼓勵地說道。
“世叔,我這……您難道也對這周雲頗為賞識?”孫明遠眉頭微皺,眼中透著一絲疑惑與糾結。
“值此改朝換代的風雲變幻之際,芸芸眾生皆面臨抉擇。
想當年,你父親雖飽受傾軋與打壓,卻毅然挺身而出,欲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此等壯烈之舉,何嘗不是一種果敢決絕的抉擇?
只可惜,最終馬革裹屍,命喪疆場。
然人生在世,又有誰能篤定自己的抉擇全然無誤?但無論如何,抉擇總歸是要去做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