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投石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石機和周雲想象中的人力拉動式截然不同,他覺得稱其為彈力投石機更為合適,因為上面有著牛筋和絞盤等部件。
要知道,彈力投石機主要是依靠彈性材料的彈力來發射石彈呢。
其原理是先將像木材、繩索這類彈性材料進行變形,儲存彈性勢能,當釋放的時候,彈性勢能就會轉化為動能,推動投石臂運動,從而將石彈拋射出去。
周雲滿心期待地想要見識一下試驗效果,於是和劉保一起激情滿滿地指揮兵士們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隨著劉保一聲“預備,放”的指令,只聽“砰”的一聲巨響,一塊石頭如閃電般朝著遠方的標的物——一間臨時搭建的窩棚疾射而去。
緊接著,又傳來一聲沉悶的“砰”聲,顯然是沒有擊中窩棚。
很快就有兵士跑步上前檢視情況,不一會兒,一名兵士前來稟報:雖未打中窩棚,但距離窩棚也就三四步之遙,不過拋射距離達到了一百五十步左右。
周雲對此倒是很理解,畢竟投石機這東西想要精準命中目標本就很難,這次的誤差已經算非常小了,他心中滿是欣慰。
隨後,他們又嘗試發射了大小不同的石頭以及猛火油罐,射程大體在70步到160步之間。
這段時間,張蒼和劉保可真是累壞了。
自從周雲要求軍器局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架投石機開始,兩人就沒日沒夜地忙碌起來。
劉保雖說有製造投石機的經驗,但一架投石機涉及的工序繁多,他會做的部分就先做出個樣板。
張蒼則把做好的零件尺寸量出來,繪製成圖樣,仔細標註好尺寸和名稱後,交給其他木匠打造。
對於劉保沒親自做過的零件,他就和張蒼畫好的成品圖進行比對、摸索,然後和其他木匠一起一點點嘗試製作。
就這樣,歷經十幾天的辛苦努力,才製作出這架樣品投石機。
不過好在有了張蒼繪製的加工圖紙,往後再造新投石機的時候,花費的時間應該就會相對短一些了。
說起來,這十幾天的時間能完成,還多虧了劉保這個內行人,如果完全沒人懂,一幫人盲目摸索的話,那可就不是十天半月能搞定的了,少說都得兩三個月。
周雲一行剛從試驗場回到營帳,正喝著水呢,就有個警衛進來稟報:“大人,副旅帥派來信使。”
周雲趕忙站起身:“快傳!”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