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定蒙三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皇帝呵斥文官,張維賢高聲稟道:“陛下聖明,他李成梁都能憑微末之功賞賜寧遠伯,曹文詔為何不可?”
成國公朱純臣也馬上附和道:“陛下聖明,有功必賞,才能讓邊關將士實心用命,大明九邊也才能更加穩固!”
其他武勳也紛紛出列高呼“陛下聖明!”
看著附和的武勳們,朱由校心想,這些遛鳥鬥狗之輩還是有點用處的嘛!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更不能苛待為國立功之士,李長庚,你可還有異議?”
李長庚皺著眉頭看了眼其他人後,沉聲答道:“臣沒有!”
“那就如此去辦,曹文詔因俘獲虎墩兔與前元傳國玉璽受封的侯爵,那就賜名定虜侯吧!”
“是,陛下,不知是否要授予世券?年俸又該賞賜多少?”
朱由校既然想賞賜爵位出去,對於大明的武勳年俸還是做了一番瞭解的,“曹文詔年俸一千兩百石,楊崇猷一千石,另外加曹文詔為中軍都督府同知、勇士營副總兵,贈驃騎將軍,賞府邸一座,銀千兩,布百匹,莊田千畝!”
好在皇帝沒有繼續做出過分的賞賜,李長庚也就沒有異議,“臣遵旨!”
“既然賞了奇功的曹文詔與楊崇猷,孫承宗與陳奇瑜等人也不能不賞!”
沉吟片刻後,朱由校繼續開口道:“加孫承宗為少傅兼文淵閣大學士,繼續擔任宣大總督,並擔任招降蒙古諸部主使。
加陳奇瑜為兵部左侍郎兼宣府巡撫,並出任招降蒙古諸部副使,秦士文因身體不適多次乞骸骨,朕準了,並打算贈秦士文兵部尚書與太子少保!”
對於給文官升官,李長庚自然不會有反對意見了,“是,臣遵旨!”
正值國朝大勝之際,面對皇帝的強勢,武將自然喜不自勝,但文官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朱由校看著吃癟的文官們,心裡真是暢快極了。
要是他們敢繼續反對,那他可就不客氣了。
皇權與文官集團的利益天然對立,面對明末亂局,朱由校從沒指望過自己能得到他們認可的所謂“聖君”、“仁君”、“明君”。
他在乎的是,大明不能在他手上亡了,他知道不可能會有千年王朝,但也不能亡在了野蠻殘暴的建奴手上。
搞定封爵之事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察哈爾依然有幾萬大軍盤踞在歸化與河套一帶,諸位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袁可立這個兵部尚書不得不出列答道:“回陛下,臣私以為在虎墩兔到達京城後,可令其去信一封,令察哈爾殘軍向大明投降!”
“投降之後呢?”
“重新劃分草場,令他們重新返回興安嶺和老哈河傳統駐牧地,之前被虎墩兔擄掠的其它部族牧民,當重新返回去!”
“若他們不投降呢?朕沒記錯的話,虎墩兔可是有兒子的,而且還有其他的兄弟!”
“回陛下,若察哈爾殘部不投降,那咱們就將他們打服,察哈爾現在沒了所謂的‘蒙古大汗’和前元傳國玉璽,必將會是一堆散沙!”
朱由校沉思片刻後,再次開口道:“傳信給陳奇瑜,令其佯攻歸化城,若他們接受大明的投降,就必須接受大明的招降條件,若不接受,繼續攻打歸化城與察哈爾殘部!”
“是,陛下,不知招降條件是?”
朱由校再次權衡一番後,回道:“第一條,永遠去除‘蒙古大汗’稱號,接受大明的冊封,虎墩兔必須要留在京城;第二條,歸還蒙古其它部族牧民與牲畜;第三條,返回蒙古左翼原駐地;第四條,賠償大明戰馬一萬匹,牛羊十萬只;第五條,允許大明在其牧民中招募騎兵五千。
以上,就是朕目前想到的幾點,可讓孫承宗與陳奇瑜兩人另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