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熱茶後,孫承宗繼續說道:“基於敵我雙方的兵力情況,我們與虎墩兔的作戰將以騎兵為主,步兵與車兵為輔。

根據夜不收來報,虎墩兔現在正在歸化城一帶集合兵馬,正朝大同鎮而來,對此,我們將調整作戰計劃,準備在飲馬河盆地迎接虎墩兔的到來!”

聽到虎墩兔正在率大軍朝大同而來,大同巡撫李嵩的呼吸也不自覺地加重了不少。

以前在登萊巡撫任上雖然也要面對建奴,但他人在大海南岸的登州,建奴沒有船隻,幾乎不可能渡海過來,他只用為東江鎮籌集糧草即可。

哪知道現在剛赴任大同,就要馬上面對十幾萬大軍的交戰,而且還是吊打蒙古右翼的虎墩兔大軍,這讓李嵩心裡怎能不慌。

反觀宣府巡撫秦士文,狀態明顯要比李嵩好不少,曾擔任過洮岷兵備與懷來兵備的他,去年更是在宣府龍門大勝過入寇的蒙古人。

與蒙古人交過戰,因取得過勝利,秦士文的內心自然要比李嵩這個剛來的大同巡撫好上不少。

但秦士文年老疲敝,身體狀況卻不是很好,他準備在結束戰事後,便向朝廷乞骸骨,不想客死他鄉。

“根據我們現有軍隊,本官打算按照左中右三翼調派我們大軍,其中馬世龍率領大同三萬大軍北上,出宏賜堡,三日後駐軍方山北麓,作為中軍,扼守萬泉河南岸。”

聽到自己的進軍計劃,馬世龍馬上站起來躬身答道:“末將遵令!”

等馬世龍坐下後,孫承宗繼續說道:“本官計劃讓鄂爾多斯的兩萬兵馬負責大軍左翼,駐軍鎮羌堡與拒牆堡外的飲馬河南岸。

剩下的土默特與永謝布三萬大軍,作為大軍右翼,則駐軍常山窯。

本官將親率曹文詔與祖大壽軍,隨馬世龍一起駐軍方山北麓。

張邦奇率領山西鎮軍與大同鎮剩下兵馬駐守大同城,保障大同城四周與大軍後路的安全。

楊麒率領宣府精兵駐守陽和,謹防虎墩兔從陽和口進攻大軍後路。

李嵩隨張邦奇坐鎮大同城,陳奇瑜和楊麒鎮守陽和,秦士文馬上返回宣府,預防虎墩兔直接進攻宣府!”

被點名的眾人一同領命道:“下官/末將尊令!”

秦士文插話道:“孫閣老,不知喀喇沁您準備如何安排?”

孫承宗略微猶豫一番後,還是選擇了不說出來,“喀喇沁屬於奇兵,暫時不宜說出來!”

“好,既然不方便說,那下官就不問了,下官會後便返回宣府!”

“好,注意虎墩兔突然進攻柴河堡與張家口堡!”

“是,孫閣老,下官遵令!”

孫承宗掃了眾人一眼後,再次下令道:“諸位回去後,馬上動身,曹文詔這邊在陽和休整兩日後,便隨本官一同出發!”

曹文詔高聲答道:“是,孫閣老!”

孫承宗作為祖大壽與曹文詔曾經的老領導,雙方都知根知底,這也是孫承宗將兩人所率領的軍隊留作他中軍的主要原因。

軍議結束之後,除了幾方兵馬的調動,孫承宗還令信使出發去三部聯軍下達作戰命令。

而秦士文這邊,在開完會後,立馬騎著快馬返回了宣府。

雖然虎墩兔很可能會進攻大同,但誰知道經常不按套路出牌的虎墩兔會不會突然出現在宣府的邊牆外。

兩天後,孫承宗辭別駐守陽和的陳奇瑜與楊麒,隨著曹文詔與祖大壽大軍沿著黃水溝河谷一路西行,於當日下午便到達了馬世龍前腳剛到不久的方山北麓大營。

孫承宗到達營地之後,馬上派出信使分別前往左右翼的蒙古軍隊,瞭解他們最新的軍隊調動情況。

同時,四散在外的大量夜不收也紛紛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