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所說的那般資歷與博學無人能及,但他畢竟是故首輔張江陵之子,若起復他為國子監祭酒,那將至神宗皇帝於何地?”

一直未說話的王祚遠突然跳出來反駁施鳳來道:“稟陛下,臣以為鬥樞先生是最合適的國子監祭酒人選,至於施閣老所擔憂的神宗皇帝面子問題,那陛下於天啟二年為張江陵平反,又為哪般?”

朱由校也懶得聽那麼多嘴仗了,直接決斷道:“就這麼定了,馬上起復張懋修為禮部右侍郎兼國子監祭酒!”

還沒等施鳳來開口反對,李騰芳、孟紹虞與王祚遠三人趕忙應道:“陛下聖明!”

朱由校之所以起復張居正的兒子張懋修,除了資歷與學問之外,還有就是對張家的彌補。

雖然張懋修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今年七十三,但這是他對於大明有大恩的臣子肯定。

“對於那些大鬧貢院與禮部的落榜舉子,禮部聯合刑部儘快處理,不可耽擱了三月十五日的殿試!”

李騰芳與其他三位禮部侍郎一同答道:“臣等遵旨!”

施鳳來與李騰芳等人離開西苑後,得到皇帝重罰鬧事舉子旨意的他們,臉上哪還有來時的一絲驚慌。

現在有了大個的出來扛事兒,他們自然可以放手一搏。

很快,直屬於三法司的六扇門捕快很快便出現在了禮部衙門門前,將那些帶頭鬧事的舉子們一陣棍棒,並押解帶走之後,其他湊熱鬧的舉子頓時鳥獸散,快速消失在了各個街口巷道。

有時候,皇帝與朝廷越好說話,這些蹬鼻子上臉欺軟怕硬的公子哥們,反而鬧得越歡,朝廷的正常運轉,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崇禎朝復社為何能夠快速壯大,甚至能遙控中央朝廷重臣的人選,以及朝廷政令的決策,還是崇禎對這些人放任縱容所至。

東南的那些生員士子,哪還有心思沉下心來研究學問,全都在熱衷於結社,高談闊論地指點江山,靠他們的出身干涉著地方與朝堂的正常運轉。

老朱同志禁止生員議政,是一項十分高瞻遠矚的決定。

你非要說這些社團是所謂的民主黨派萌芽,朱由校也無話可說。

但一個於國於民有巨大作用的黨派,絕對不是如復社這般由一群:()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