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孫閣老來信,蒙古右翼與察哈爾三衛此次出兵數量已經超過了十萬!”

“十萬?”朱由校震驚了一下後,轉而笑道:“這可是好事啊!”

袁可立笑著回道:“還是陛下英明,一招憑戰功分割蒙古左翼草場之策,讓蒙古右翼和察哈爾各部不遺餘力地抽調兵力,連糧草都不用我們大明承擔,臣深深拜服!”

雖然心裡很得意,但朱由校還是努力憋著想要翹起的嘴巴道:“朕也只是想嘗試一下,沒想到效果會這麼好,可算是意外之喜啊!”

袁可立直起身子,臉上的笑容依然沒有消失,“陛下這招借力打力,有了蒙古十萬大軍,以及察哈爾部的參與,擊敗科爾沁、扎魯特、巴嶽忒與奈曼好漢等蒙古左翼諸部,當不成問題,只是戰後劃分草場,恐怕又會經歷一番漫長的爭論!”

“爭論是肯定的,到時候再說吧,先把眼前的戰事順利推進才行!”

“是,陛下,目前東路的毛文龍正與建奴的正紅旗僵持於連山關,滿桂與楊御藩大軍則與兩藍旗僵持於蓋州城外,同時盧象晉帶著陛下賜名的天雄軍乘坐登州水師的艦船時不時地騷擾三岔河一帶,破壞建奴的後勤運輸與村莊。

至於西路的孫閣老大軍,他來信的時候,就準備帶著大軍去進攻正在向虎墩兔曾經老巢察罕浩特城聚集兵馬的蒙古左翼各部兵馬。

而咱們所在的中路軍,王督師已經在錦州指揮排程,正在向東面三十多里處的大淩河堡進發!”

大淩河堡?

可不是崇禎四年時被建奴圍了大半年的城池嘛!

經此一戰,祖大壽的精銳家丁幾乎損失殆盡,就連他本人,也在糧草斷絕多日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降了建奴。

而也是此戰,圍點打援的建奴,消耗了崇禎從全大明各地調去當炮灰的精銳。

李九成與孔有德等東江軍發動的吳橋兵變,也是因此而起。

自此之後,黃臺吉多次對遼西堅城施行的圍點打援戰術,屢試不爽,一步步地消耗大明九邊精銳與國庫本就不多的錢糧。

“大淩河堡原先是不是有座堡城?”

“陛下英明,大淩河堡原先的確有一座堅堡,但努爾哈赤在攻下廣寧之後不久,便將大淩河堡拆得只剩下城基了!”

“那現在該重建了!”

“王督師的確正在督促輔兵進行重新築城,這裡是東進遼東,北上廣寧與義州的橋頭堡,位置很重要。

而且王督師遵照陛下穩步推進的策略,在大淩河堡築城的同時,靜候建奴大軍的到來!”

“的確要如此,只有將建奴的青壯全部逼到戰場,他們今年的春耕才會大受影響,沒了春耕,他們接下來的日子將會很難熬!”

“陛下聖明,從前線傳來的訊息得知,黃臺吉帶著兩黃、兩百與鑲紅旗正在朝遼西趕來,陛下的計策已經奏效了大半!”

朱由校起身來到沙盤前,將最新的兩軍行軍進度做了更新。

在看著沙盤想了好一會兒後,朱由校重新開口問道:“袁先生,你說黃臺吉會不會乾脆放棄遼西,龜縮遼河以東?”

袁可立一邊盯著沙盤一邊回道:“廣寧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雞肋,但也是遼東進入漠南蒙古的最近通路,更為重要的是,要是咱大明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回了廣寧,不僅黃臺吉的威信大受影響,也會讓我們大明有了經略漠南蒙古左翼的基地。

更要緊的是,我們拿下廣寧後,就可以從北面繞過遼河套,直接進攻瀋陽、鐵嶺與開原等建奴核心腹地!

真到了那時,建奴將會在東、南、西三面受到我們大明軍隊的隨時突襲,形勢對他們十分不利!”

朱由校盯著廣寧城的附近說道:“廣寧位置比較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