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三路追擊蒙古左翼殘敵的蒙古右翼大軍紛紛返回了察罕浩特城。

看著人人臉上的笑容,站在察罕浩特城城門迎接的孫承宗,心裡也是高興。

雖然軍事上講究拉一派打一派,但現在的漠南蒙古不是大明的主要敵人,主要敵人換成了遼東的建奴。

而現在的蒙古左翼已經投靠建奴,便是大明的敵人。

等把建奴的外援消滅了,再對付建奴就容易多了。

在察罕浩特城舉行完慶功宴之後,孫承宗帶著大軍一路向南,準備前往廣寧。

一是繼續之前北面進攻廣寧的作戰計劃,二是帶著蒙古右翼諸部的首領前去面見君王,順便將新打下來的草場進行重新的劃分。

山海關的行在內,袁可立跟朱由校彙報著三路大軍的作戰情況,“稟陛下,自從建奴從廣寧撤軍後,現在的廣寧由朱梅帶著兩千人在廣寧城駐守。

勇士營與騰驤和京營已經陸續撤回錦州,包括王督師本人,也已經從前線的大淩河堡撤回了錦州。

黃臺吉在離開西平堡後,幾乎也將遼河西面的眾多邊堡一併放棄,現在他們已經全部撤到了遼河以東。

因靠近建奴,王督師沒有派軍民前去佔領,而只是派了少量哨探前去駐紮,準備作為今後遼西監視遼東建奴動向的固定哨點。

之前襲擾瀋陽的軍隊搞清楚了,是孫閣老在老哈河時派出的祖大壽大軍,此時他就駐紮在義州。

東路盧象升軍,滿桂被回援的黃臺吉趕到復州後,現在又重新返回了熊嶽驛駐紮,而駐紮在連雲島的天雄軍現在依然駐紮在此,繼續威脅和騷擾三岔河。

毛文龍在返回東江鎮後,又上岸攻打了沿岸的堡壘,不過因建奴被抽調返回遼瀋地區,繳獲甚微!”

朱由校打斷道:“毛文龍有沒有讓他的義子義孫恢復本姓?”

“回陛下,毛文龍在離開山海關前,特意向臣做過保證,回去後就會立即恢復之前所收義子義孫的本姓!”

“好,要是確認做到了,之前深入赫圖阿拉掘了老奴祖墳之事,就在首功獎賞基礎上額外再賞一萬兩銀子!”

“臣遵旨!”

“朝鮮現在有沒有向東江鎮供應糧草?”

候在下面的禮部侍郎溫體仁出列答道:“回陛下,朝鮮去年向東江鎮一共只送了五萬石糧食,朝鮮的回覆是他們國內大旱,又要受建奴盤剝,只能拿出這麼多糧食!”

朱由校語氣不愉地問道:“今年呢?”

“朝鮮說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需要下半年才能送糧食!”

沉默片刻後,朱由校下令道:“今年讓毛文龍親自去一趟朝鮮,讓他把去年和今年的糧食一起要回來,並告訴毛文龍,以後東江鎮的糧草將全部由朝鮮提供,朝廷只提供武器!”

溫體仁硬著頭皮答道:“是,陛下!”

“朕都在山海關一個多月了,這李倧還沒有派人來朝拜嗎?”

溫體仁的額頭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細密的汗水,“回陛下,想必李倧還不知道陛下來了山海關!”

“溫體仁,戰後你親自跑一趟朝鮮,一是落實糧草之事,二是重新勘定大明、朝鮮與建奴的關係,問他們到底還認不認大明這個父國,要是不認,以後就是大明的敵國!”

“這陛下,臣遵旨!”這皇帝哪是讓自己出使朝鮮啊,完全就是去拉仇恨嘛,搞不好還有性命之危。

“袁先生,你繼續說孫先生的西路軍情況!”

“是,陛下,除了祖大壽這支偏師突襲瀋陽,孫閣老按照既定的計劃一直在攻打蒙古左翼聯軍,現在已經取得大勝,正在朝廣寧而來,預估還有個五六日,孫閣老便能帶著蒙古諸部首領前來山海關面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