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德殿休養了兩日後,朱由校便搬進了已經清掃完畢的西苑南臺居住。

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有魏忠賢出面彈壓,聒噪之聲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方正化所領銜的貼身護衛隊,也正式開始了它的正常運轉。

當初方正化所推崇的三人中,就有歷史上隨他一同戰死保定的李鳳祥。

除了加強貼身護衛,朱由校還將負責宮城防衛的護駕親軍指揮使換成了一直只忠誠於皇帝的武定侯郭培民,而負責守衛皇城的守衛親軍指揮使,朱由校也換成了在北京城破後舉家殉節的宣城伯衛時春。

這倆武勳或許不是好的戰場將帥,但絕對是最忠誠於大明與皇帝的那一小撮人。

當朱由校搬離宮城也就是紫禁城,前往西苑南臺居住後,郭培民所率領的護駕親軍自然也就將大部分的兵力抽調到了西苑。

而衛時春所領守衛親軍主力,自然也跟著調到了西苑外的皇城上。

在朱由校入住南臺後不久,離京城只有兩百多里的保定高陽人孫承宗,便風風火火地趕到了京城。

作為朱由校曾經的潛邸講官,孫承宗在從宣讀起復聖旨的行人司官員口中得知自己的皇帝學生死而復生後,馬上騎上快馬朝京城飛奔而去。

不管是念在師生之情,還是掛念給予自己施展平臺的君王,得知皇帝醒來的孫承宗,心裡怎能不焦急。

在京城的居所快速梳洗一番後,換上官服的孫承宗便不管有沒有事先給宮裡遞牌子,便直接朝承天門衝來。

對於帝師與內閣大學士,負責皇城守衛的衛時春自然不敢刁難,直接將其帶到了西苑門外。

孫承宗在被帶到西苑門外後,心裡沒來由得生出一種不滿之意。

身為大明皇帝,居然不正位紫禁城乾清宮,卻學著道君皇帝躲到了西苑。

兩年前的落水,就是在西苑的太液池上嬉戲引起,現在不僅不思悔改,反而乾脆搬到了太液池上居住,豈能不讓孫承宗惱火。

在經過內侍太監通傳後,孫承宗很快便被帶到了南臺北面處理政務的昭和殿(勤政殿)。

正在批閱題本的朱由校,在看到孫承宗進來後,馬上笑著起身相迎道:“孫先生,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到京城了,朕還以為你會晚幾天到呢!”

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眼前之人還是自己的君王,孫承宗在壓下心中的不滿後,還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老臣孫承宗,拜見陛下!”

“孫先生何必如此客氣,地上涼,快快請起!”接著,朱由校朝在外候著的劉若愚道:“給孫先生端一碗熱薑湯進來!”

見皇帝關心自己,孫承宗趕忙謝恩道:“謝陛下厚愛!”

“一碗薑湯而已,當不得冒著寒冷匆忙趕來的先生致謝,快請坐!”

話音剛落,劉若愚很有眼力見地給孫承宗搬來了一個軟凳。

在孫承宗喝完碗裡的薑湯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先生一路趕來,可累壞了吧?”

“老臣在聽說陛下龍體安康後,本就尚算硬朗的身子便加了幾分底氣!”

看著身子雖然疲憊,但精神十分矍鑠的孫承宗,朱由校笑著說道:“此次請先生回朝,朕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再次倚重你!”

“陛下,老臣在柳河之役造成大明損失慘重,不敢再接陛下重任!”

“勝敗乃兵家常事,先生豈能因一場小小的柳河之敗而灰心喪氣!”

“陛下,老臣除了柳河之敗,還有處處受宮中掣肘”

“先生放心,之前是朕在落水之後身體一直虛弱不堪,這才荒怠了政務,現在朕的身體大有好轉,自然不會再令其發生!”

孫承宗在認真觀察了一番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