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55:朱元璋的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揚州城的帥府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朱元璋緊鎖的眉頭。
他手中緊握著一封楊秀清的來信,信中言辭強硬,勒令他即刻兵出揚州,攻打徐州,以助楊秀清奪取徐州。
“吳王,此信來得突然,楊秀清此舉怕是沒安好心。” 李善長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是朱元璋帳下最為倚重的謀士,智謀過人,目光如炬。
朱元璋微微點頭,將信放在案几上,緩緩說道:“我豈會不知,只是如今形勢微妙,容不得我不慎重考慮。”
李善長向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分析道:“揚州內部局勢錯綜複雜,世家大族雖表面臣服,實則心思各異,尚未完全歸心。”
“您雖擊敗劉裕幾場,但其依舊有可能捲土重來。山越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亂。”
揚州的局勢與青州、徐州大不相同。
論對本州的影響力,揚州世家要甩開青徐世家一大截。
而且,朱元璋靠山越人起兵,需要世家帶頭調和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更不允許他大肆屠戮揚州世家。
朱元璋具有長遠的戰略目光,他不願與揚州世家關係太僵,一直想方設法調節,一個棒子一口甜棗步步為營地收服世家。
在他的安撫下,世家好歹承認了朱元璋,逐漸降低對劉裕的支援。
“此時若出兵徐州,揚州內部空虛,必定會給心懷不軌之人可乘之機,到時內部動亂,我們將腹背受敵。”
“我軍大可藉口佔據揚州時間短暫,戰船不足拒絕楊秀清!”李善長苦口婆心地勸諫朱元璋。
朱元璋起身,在廳中來回踱步。
李善長所言句句在理,揚州是他苦心經營的根基,一旦內部生亂,後果不堪設想。
可楊秀清的命令也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讓他不敢輕易違抗。
“先生所言,我都明白。但你想過沒有,如今本王實力尚弱,若不聽從楊秀清的調遣,他必定會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不再向我軍提供庇護。”
“到那時,天下各路諸侯必定會群起而攻之,我很快就會覆滅。” 朱元璋停下腳步,目光望向遠方,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朱元璋的野心可一點兒都不小,他同樣具有梟雄的特質,這點從歷史上溺死小明王就能看出。
楊秀清看不上洪秀全,朱元璋也看不上楊秀清。
可惜,形勢比人強,揚州這地方太窮,地廣人稀。
別看他佔據整整一州之地,實力尚且不能與袁紹叫板。
脫離楊秀清後,項羽就夠他喝一壺。
李善長沉思片刻,說道:“吳王,我們可以向楊秀清示弱,表明我們願意出兵,但需要時間準備。”
“利用這段時間,我們穩定揚州內部局勢,加強城防,同時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以備不時之需。”
朱元璋搖了搖頭,苦笑道:“楊秀清豈是那麼好糊弄的,他限定的時間緊迫,根本不給我們拖延的機會。”
就在兩人陷入僵局之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員大將大步走進廳中,乃明初大將李文忠是也。
“吳王,末將聽聞楊秀清來信,要求我們出兵徐州,特來請戰。” 李文忠抱拳行禮,聲音堅定有力。
李文忠性格堅毅果敢,作戰時勇毅無畏,決策果斷,面對強敵從不退縮。
在政治上,他心懷大局、思慮周全,關心民生,注重內部治理。
他功績卓越,19歲領兵擊敗天完軍,又在討伐張士誠、征討北元等戰事中屢立戰功,封曹國公,為明朝開疆拓土、穩固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朱元璋看著李文忠,眼中露出一絲欣慰,但隨即又陷入了沉思。
李文忠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