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徐庶來投(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主公便須先平定青州蛾賊,而後入徐州作戰。”
“繼續南下可得揚州,成霸王功業;亦可向西取兗豫州,圖謀中原。到底如何,還需依據時局而定。”
劉備的身份是青州刺史,自然要先平定青州。
徐州一干劉備的“老相好”,從主觀上講,他也認為應該率先取徐州。
群雄亂入後,時局太過混亂,不怪徐庶提不出更詳盡的戰略。
諸葛亮出隆中對時,天下諸侯已寥寥無幾,難度遠不及現在。
徐庶又問道:“蛾賊大本營在東萊,不知主公欲如何攻克青州?”
劉備面露難色。把洪秀全逼急了,楊秀清十萬大軍回援,他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不攻克青州,就只能看著蛾賊勢大。
徐庶問住劉備,心中得意,說道:“庶有兩計,可獻於主公。”
“第一計,即為暫緩攻勢,坐等蛾賊攻破徐州,將兗州、豫州、揚州以及青州東二郡聯成整體。”
“相較於蛾賊勢力範圍,東萊地勢過於靠北,又只有北海一個屏障,不夠安全,庶篤定洪秀全會遷往徐州,屆時青州不似現在重要,兵力必然減少,主公可趁機攻下。”
“主公宜派斥候潛入東萊,散播謠言稱徐州有天子氣,推波助瀾。”
徐庶的計策天衣無縫,劉備卻是搖頭:“此計實在歹毒苦徐州百姓多矣,備萬不會為。”
徐庶內心感嘆劉備果真仁義,繼續說道:“第二計即為南聯曹操,助他平定兗州蛾賊。”
“曹操此人野心極大,得兗州則望徐州,只要條件合適,必會挺兵入徐。趁他與蛾賊主力糾纏,我軍可取北海東萊二郡。”
劉備蹙眉:“我軍精銳皆在北海,倉促回軍前功盡棄。青州境內豪強世家不明所以,輕易不會答應我軍大舉撤回。”
“縱多方周旋,恐怕也只能帶回數千人。”
而且青州南面是泰山郡,地形複雜,不是輕易能打下的。
至於幫助物件是誰,劉備毫不介意。
成熟的政客不會因為見不得別人好而放棄強大自己。
徐庶彷彿知道劉備的疑惑,笑著解釋道:“泰山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我軍大舉進入讓蛾賊有所防備,戰損極大。”
“不如主公在北海照常行事,放鬆兗州蛾賊警惕,讓牽兵曹伺機率青州本部兵奇襲破泰山郡。”
“之後主公再撤回,屯重兵於泰山,是為威脅,而後與曹操講條件,逼迫其攻徐州。”
“泰山郡在手,也方便我軍日後攻略兗州。”
憑牽招的本事,奇襲破郡不在話下。
劉備聽後,激動不已:“元直所言,令備茅塞頓開。備有元直,真乃上天眷顧!”
徐庶拱手:“主公過獎,庶願與主公共赴艱難,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劉備當即手書一封信與牽招,盡言徐庶計劃。
劉備將目光看向陳到:“子經手下沒有將領幕僚輔佐,行事多有不便。我命你為子經副手,許你徵用各地預備役,由孝起協調各方勢力,一同輔佐子經攻略泰山!”
自見面以來,沉默寡言的陳到只跟劉備說了一句問好的話,但劉備直接授予重任。
陳到從劉備的瞳孔中看到十足的信任。
他莊重拱手,答道:“領命!”
定計放鬆兗州蛾賊警惕,劉備手底下的大將一個也不能調回去。不然他們見邊境忽然多了一位猛人,勢必多加防範。
所以只能將新投靠的陳到派出去。
除卻陳到,留守青州的關勝、徐寧、李世賢皆被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