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果真如劉備所料,各縣在收到劉備的文書後紛紛表示願意“棄暗投明”,劉備則派出部隊接收各縣。

做好一切工作後,劉備大軍開拔向樂成。

當然,玄德不會蠢到攻打樂成。在袁尚全面收縮戰線後,一萬餘人駐紮於樂成周邊,以二者的兵力,絕無可能拿下樂成。

若是袁尚小兒這麼堅守下去,殲滅有生力量的戰略目的便無法達成。

於是,劉備和公孫威互通書信,照原計劃又提出一計,預備以一場伏擊戰拿下勝利。

“潘美王韶在東,石守信楊業在西,袁尚與趙光義親自駐紮樂成,呈三角之勢。不破兩寨,我與青州攻打樂成便後方不穩。”

“若攻兩寨,還需防備樂成出兵,屬實棘手。袁尚小兒倒不愧對他神童之名。”公孫威嘴上讚許袁尚,語氣卻很是譏諷。

石守信武力81,統帥90,智力73,政治66。

楊業武力95,統帥94,智力75,政治58。

“開戰不到一旬,袁尚幾乎丟掉了整個河間,哪裡是神童,我看是蠢兒!”安祿山咧開大嘴笑。

那張醜臉笑起來宛如豬玀,但得益於安祿山平時的偽裝,眾將都當安祿山“人醜心善”,一齊笑出聲。

盧俊義點頭附和:“安校尉說得對,就是蠢兒!”

公孫威志得意滿:“任他軍陣巧妙,吾必要拿下河間。道濟,且告與諸將某與玄德之計。”

魏仁浦領命站出:“前幾日夜裡,我故意讓一封密信被袁軍攔下,內容為請求劉青州派輕騎突襲至西面,作奇兵破石守信部。袁軍得了密信,殺了我軍信使,派其人傳信於劉青州,內容未做更改。”

“是以,袁尚小兒如冀州所料,懷著將計就計之心,欲趁機破我軍與青州,扭轉局面。”

李筠摩拳擦掌:“哈哈哈,我軍可設兩重伏,待袁軍盡數入場,一舉殺出!”

魏仁浦搖頭:“李校尉此計雖妙,但戰果太小。劉青州無法瞞著袁尚斥候轉移全部兵力,會留相當一部分兵力於東面虎視眈眈,袁尚小兒至少留五六千人守樂成。所以我軍攻城仍然十分困難。”

“此戰且叫袁尚小兒勝一場。之後我軍與青州便可顯出不合之象,相互不能配合。屆時以袁尚小兒性格,必會派兵攻我。我軍再輸其幾場,行驕兵之計。待其重新擴大戰線、樂成防備不足,便是我軍與劉青州前後夾擊,斬滅袁尚之時!”

簡而言之,袁尚使用“收縮防線”達到“固如鐵桶”的效果。

而公孫威則使用“示敵以弱”,目的是達到“誘敵出擊”的效果。

劉備呢,儘管知道計劃,卻遲遲未派出騎兵。

“冀州既有意殲滅袁軍有生力量,為何不趁其撤退時派輕騎突襲?以幽州精騎,保守可斬敵千數。”劉備始終搞不明白安祿山到底在幹嘛,於是將陳慶之與趙雲喚來討論。

不僅趙雲錯失良機,就連安祿山也錯失了機會。

若是二者皆能抓住機會,現在袁尚樂成駐守的人馬至少要減少三分之一。

趙雲中了袁尚的疑兵之計,安祿山也中?須知公孫威沒少跟劉備吹噓過他這員心腹愛將。

“慶之觀冀州此前作為,不像會坐看袁軍撤退之人。”陳慶之語氣中同樣充滿了疑惑。

假如他是公孫威方的騎兵主將,保準要趁他們撤退時衝殺幾個來回。

劉備不言。作為一名征戰一生的宿將,他對沙場局勢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敏感度,他隱隱覺著,公孫威那邊要壞事。

再說的通透一點,劉備認為安祿山懷有二心。

他本就對那董卓長相的蠢豬無甚好感,兼之作戰不力,難免生出疑心。

可是,安祿山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