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73:趙雲vs楊延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夜,月光清冷,灑在大地中,無風而樹靜,大地顯得格外寧靜但又詭譎。
“稟司馬,弓高縣防備森嚴,周圍數里內皆設有哨塔。城牆上立著‘楊’字大旗,不知守將為何人。”
聽完斥候的彙報,趙雲皺眉:“主公的計謀可謂詳盡,沒想到守將如此謹慎,這般條件下還小心防備我軍。”
秦明縱馬上前,說道:“我軍本欲奇襲至城下,迫使縣令開城投降,可袁軍早有準備,怕是無有降意。司馬部下皆是騎兵,主公寶貴至極,拿來攻城實為不妥。”
趙雲點頭:“此事我知矣。秦明,我命你率三百騎兵,先行突襲,務必要摧毀城外守備,殺至弓高城下!”
秦明拱手:“明領命!”說罷,他向後揮手,縱馬消失在夜色當中。
“除史進部,其餘人皆下馬步行,隨我殺向弓高!”
“史進,汝率本部人看管戰馬,丟失一匹,我拿你是問。”
史進聞言不解:“我軍借騎兵優勢突襲,為何弓高近在眼前,趙司馬卻要士卒下馬步行?”
趙雲答道:“敵將知我軍看重騎兵,篤定我不會以騎兵攻城。若是見我率騎兵襲殺至城下,必會堅守城池。可見步卒,則心知城牆低矮不可堅守,或許會棄城而逃。”
三百騎兵發動衝鋒,規模可是不小,袁軍士卒戰於高臺,尤感大地震動。
“敵襲!”哨兵大喊,轉頭蹲在牆角,躲過飛來的箭矢。
並非所有哨兵都有他這麼好運,漫天箭矢飛來,箭塔上的袁軍紛紛中箭,自箭樓摔下,被踩成肉泥。三百騎兵如同過境蝗蟲,轉眼殺至弓高城下。
“青州大軍已至,縣官快快獻城投降,免得禍害本縣百姓!”秦明揮舞狼牙棒,厲聲喝道。
城牆走出一英氣十足的小將,夾著火光估計出劉軍人數,手指秦明譏笑:“汝不過率三百騎兵,何膽攻我縣城?”
“哼,白麵小兒莫要誑語,可敢與我秦明一戰!”秦明罵道。
楊延定不理會秦明,對士卒說道:“傳令全軍戒備,無需理會敵將喚陣。敵軍三百之數,想來是嚇唬我軍投誠。見我軍堅守,心憂援軍,明日定退。”
楊延定的話彷彿一劑定心丸,守兵聽後稍微打起勇氣,直面城下劉軍。(楊延定武力94,統帥86,智力63,政治51)
秦明見楊延定不理會他,大怒,下令騎兵騎射。幾輪箭雨過去,守兵雖有損失,但在楊延定的指揮下仍然選擇堅守,一直到趙雲殺至。
“楊將軍,敵軍步卒已至。小的觀之,有兩千之數。弓高城牆低矮,恐不可守,還請將軍以百姓為重,莫要使此城生靈塗炭。”
縣令嚇破膽,卻不敢直言投降,旁敲側擊地暗示楊延定。
楊延定劍眉緊鎖,絞盡腦汁亦不知如何是好。
而趙雲,聽完秦明彙報戰況,分析道:“我軍攻城,不見縣令,反是一小將指揮,想必縣令欲降我軍,但礙於此將,不敢言論。待我捉此將於馬下,縣令必獻城投降!”
說罷,趙雲輕夾馬腹,縱馬出列,銀槍指向楊延定:“掛‘楊’字旗,可是楊家兒郎?”
楊延定答道:“某正是楊家二郎,楊延定!”
趙雲哈哈大笑:“汝父之名我亦曾聽聞,與顏良文丑鄧羌三人並稱‘河北四庭柱’,今日看來,虛名爾!其嫡子尚且怯戰不出,本人也必是一沽名釣譽之徒。”
聽到敬愛的父親被辱,楊延定怒火中燒,當即就想與趙雲大戰三百合。
尋常法守城,弓高必破,若能擒獲敵將,或許可以扭轉戰局。
於是,楊延定騎馬出城,喝罵道:“不義小賊,可敢與我一戰?”
趙雲見楊延定中計,大喜,率先發難,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