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1:發動起義(第1/3頁)
章節報錯
(死去的蜀漢人物以後都會以亂入的形式出現,不必擔心)
(如果正常寫的話,這些人物出場太晚了)
【建議追到此處、沒有看過第三章之後看本書須知的讀者大大們回去補一下,明確本書設定】
東萊郡,深夜。
夜幕嚴嚴實實地將大地籠罩,不見一絲光亮,月亮像是被墨雲吞噬,隱匿得無影無蹤,四下裡漆黑一片。
狂風呼嘯著席捲而來,似千萬頭猛獸在嘶吼,吹得樹枝瘋狂搖曳,“嘎吱嘎吱” 的聲響不絕於耳,彷彿是樹木痛苦的呻吟。
殘葉在風中打著旋兒,被無情地拋向空中,又飄飄搖搖地墜落。
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們,聚集在一座不知名鄉村的地主家中,預備發動起義。
洪秀全坐在首位,閉目養神,一言不發。他甚至不以真面目示人,躲在一個幕布後面,維護自己天神的神秘設定。
其實這傢伙純草包,在前期那段最困難的時間裡,他既沒有擔當又沒有能力,完全不該是一個領導人,筆者實在懶得描寫他。
按功勞按貢獻,該是馮雲山或是楊秀清當領導人。
中期後期總算發揮了作用,但不理政事,致使大權落入楊秀清手中。然後天京事變爆發,他正式掌權,太平天國開始走下坡路。
天京事變的爆發,罪過幾乎全在洪秀全!
楊秀清是革命老人啊,最先參與到太平天國中的,洪秀全竟然一直沒把他調教好,致使他的權力、野心不斷膨脹,最終發生悲劇。
系統植入第二次黃巾起義的領導人是洪秀全,就註定了這次起義失敗的結局。
燕王秦日綱彙報道:“帶兵戈者五萬,著甲者五千,已經埋伏在四周,只待大賢良師子一聲令下,便可撲殺附近縣城!”
東王兼太平天國軍事行動實際指揮楊秀清手指地圖,連點幾個縣城,做出軍事安排。
隨著他一道道命令頒佈,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宋江、郭子興諸將紛紛離開。
不多時,火光照亮黑夜,廝殺聲、咒罵聲響起,整個東萊郡陷入混亂。
楊秀清的攻擊目標不止縣城,在上次起義失敗後,他清晰地認識到起義軍有多麼的缺糧,因此這次著重攻擊族中存糧無數的豪強與世家。
只有那些事先投資洪秀全的豪強們逃過一劫。
東萊郡很快陷落,而北海國的劉黑闥是楊秀清部將,一夜過去,黃巾軍就控制了北海東萊二郡。
隨後,洪秀全在東萊稱帝,建國太平天國,分封諸王。他自己與楊妙真留守中央,西部命石達開率五千精銳與劉黑闥會合,抵禦劉備。
而楊秀清率黃巾主力南下同被歷史上的赤眉軍頂替的泰山賊會合,攻擊徐州。
楊秀清手下亦有兩員絕世統帥,分別為王保保、龐涓。
(感覺沒必要糾結與古人重名的問題,古代貌似沒有避諱名人的說法吧,只聽說過避諱皇家的)
吃過上次起義的教訓,這次黃巾高層有意控制軍隊數量,保障質量,僅北海、東萊二郡青壯太少,不足以同時攻打青州與徐州。
他們選擇更富饒的徐州。
那麼就有人問了,劉備不是從世家手裡討來許多糧草嗎,為啥洪秀全不打他?
劉備手裡的糧是從世家那裡要來的啊,一開始不還是世家的糧。
誰不知道世家手裡有糧,楊秀清他們要綜合選擇,挑更富饒的地方。
有天下數一數二富商糜家的徐州不比青州香?
洪秀全心知楊秀清的影響力,對楊秀清很是提防,把他的妹妹留在自己身邊作為人質,就是楊秀清軍中,也多有他的心腹。
其實也有點貪圖楊妙真美貌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