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00:張飛馳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國。
張飛將劉備的書信交與李秀成、陳玉成二人,沉聲說道:“大哥命我火速馳援孔融...真是麻煩,他拋下北海攻打咱,咱還要幫他擦屁股!”
張飛語氣很是憤懣,顯然對劉備的命令有所不滿。
李秀成一目十行,他的見識過人,卻對劉備的任命亦是不解,說道:“軍卒此前與孔融軍廝殺多有損失,對孔融軍有十分怨氣,想必不會樂意對搭救其人。”
陳玉成聞言,見李秀成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心中充滿焦急。
北海三萬蛾賊放任不管,下一個遭殃的不是劉備就是陶謙。
到時候莊子沒了,該怎麼辦!
他當即反駁道:“主公日理萬機,其中玄妙我等怕是難以理解。命令火急,校尉須以主公大業為重。若有疑問,事後再問主公也不遲,”
張飛撫須,顯然在權衡利弊。
陳玉成見狀,靈光一閃,激怒道:“孔融困在一座小城中,劉六劉七二人率萬餘人圍了個水洩不通,僅憑我軍人數難以解救,搞不好便會全軍覆沒。”
“張三爺武功蓋世,可我聽說那劉六劉七也是蛾賊軍中一把好手,正面遇上不知會出什麼事。”
“不如回信給主公,言其難處,繼續堅守齊國罷了。”
張飛聽罷,果然大怒,敲桌道:“好你個陳玉成,莫非覺得我張翼德比不上那群蛾賊?”
陳玉成心中樂開了花:“卑職見張三爺您一直不敢面對劉黑闥所率蛾賊,連主公的命令也不顧及,是以猜測。還望校尉勿惱。”
劉六名寵,劉七名晨,霸州文安縣人,農民出身。為人任俠好義,驍勇善騎射。
因不堪地主豪強的兼併和壓榨,明正德五年十月,劉六、劉七在霸州領數十騎起義,貧苦農民紛起響應,迅速發展為萬餘人。
劉六、劉七領導的起義,前後持續3年,轉戰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數省,沉重地打擊了統治階級。
成語流裡流氣便是自二人出。
張飛欻站起身:“氣煞我也!傳令全軍,清點軍備,馳援孔融!”
李秀成見木已成舟,轉而勸道:“劉六劉七畢竟有萬餘人,貿然出擊恐會損失慘重。不如先命人與孔融取得聯絡,他軍突圍,我軍解圍,裡應外合,方無大礙。”
“蛾賊軍中可沒有咱安排的斥候,怎麼把訊息傳遞進去?”張飛反問。
陳玉成主動說道:“此事就交與我,保準叫校尉滿意。”
三日後,孔融軍中。
黃巾賊寇再度肆虐,如洶湧惡浪席捲而來,孔融帶兵在外,在收到訊息後火速回援,卻苦於大將無能,兵力稀少,終不敵劉黑闥,節節敗退。
最後只能退守孤城,糧草斷絕,士氣低落,城破之危近在咫尺。
孔融望著城中惶恐不安的百姓,心中滿是悲慼與自責,他自覺無力迴天,滿心淒涼。
這時,一名探子跌跌撞撞地衝進府衙,高呼:“大人,援軍到了!是青州刺史劉備率軍前來救援!”
孔融乍一聽聞,以為是自己幻聽,待反覆確認後,眼眶瞬間溼潤,淚水奪眶而出。
孔融顫抖地起身,對身邊嬴括戚繼光等人說道:“諸位,今日我們有救了!這來援之人,是劉備劉玄德啊!”
孔融語調中有難掩的激動:“此前我率軍攻玄德,玄德卻主動來救我,真是仁義之士!”
“常聽人言玄德仁義,如真看來,並非虛傳。如今我孔融與北海百姓危在旦夕,各方諸侯皆作壁上觀,唯有玄德公,不顧過往恩怨派軍前來。這等急公好義之舉,實乃世所罕見。”
嬴括聽聞,原本黯淡的眼眸中燃起希望之火。
身為一名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