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急性子石秀(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來那人名叫楊雄,乃河南人士,因叔伯兄長調任薊州知府,故而前來薊州投靠。新任知府亦識得他,便委以兩院押獄節級之職,併兼任市曹行刑劊子。
楊雄生得一副好相貌,杏眼粗眉,身高八尺有餘,身形魁梧,著一身精美的藍花繡衣。只是他曾患過一場大病,導致臉皮蠟黃,鬍鬚稀疏,因此在江湖上得了個綽號“病關索”。
楊雄槍棒使得極好,是個武藝高強的好漢,然而性格卻頗為唯諾。這一日,他斬了犯人,得了一匹錦緞作為獎賞,正由卒役挑著往家走。
不料,當地廂軍軍漢張保帶著數人前來討錢。這些閒漢軍紀渙散,與真正的閒漢無異,平日裡打架鬥毆、勒索鄉鄰,實乃一幫潑皮無賴。
楊雄好言相勸,卻無人理會,他們竟動手欲搶。楊雄再三躲避,開口勸解,但他們依然不依不饒,定要搶走那匹綢緞。此時,石秀正巧挑擔經過,見狀心中憤憤不平,遂取下扁擔打了過去。
石秀上前,一撩便將張保挑翻在地,轉瞬間抽出一扁擔,直擊得張保如受重擊,一佛昇天般痛苦,隨後一腳踏在其胸口,疼得張保倒地不起。接著,石秀扁擔一翻,輕巧撥開一人,一腳側踹,又將一人踢倒在地。他左右橫掃,勢不可擋,又打翻兩人。眾人見石秀如此厲害,嚇得慌慌張張四處躲避。
楊雄見石秀仗義出手,心中感激不已,兩人當即結拜為兄弟。又因兩人興趣相投,性格相合,故而關係極為要好。
楊雄本是異鄉之人,前來投奔兄長,一時無處棲身。後經人引薦,他娶了此地原押司的遺孀潘巧云為妻,入贅潘家,自此有了岳丈的宅邸安身。
潘公對這位上門女婿甚是優待,言聽計從,視如己出。楊雄與石秀結拜後,便攜其歸家,向岳父大人引見,並將今日之事詳細告知潘公。
潘公聽後,連聲道謝,隨即遣人殺豬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熱情留石秀用飯。潘公見石秀身材高大魁梧,相貌粗獷豪放,心中暗自歡喜:“我女婿能得你如此豪傑相助,也算不枉此生了。有你在,中門出入,誰敢欺凌於他。我聽說你尚無安身之所,不妨就在此落腳吧。”
三人飲酒談笑片刻後,潘公又關切地問道:“石秀啊,你往昔可有什麼生計營生?”
石秀回答道:“家中曾以販賣豬羊為業,我也曾親手操刀屠宰,經營過肉鋪。”
潘公聞言,笑著說道:“老夫本也是屠戶出身,只因如今年事已高,無力再操持此業。我這女婿呢,又身負官府差遣,無暇顧及。那邊門尚有一處鋪子,設施齊全,你若不介意,本錢老夫可以借與你,咱們兩家合作,也可謀得一份生計。”
石秀聞言,感激涕零,跪地拜謝:“多謝太公大恩,石秀沒齒難忘。”
潘公趕忙將他扶起,和顏悅色地說道:“無需如此多禮,你二人好生相互扶持,便是老漢所願了。”
如此這般,石秀在薊州便有了依靠。他既能賣豬肉賺錢養活自己,又有了落腳之地,更有了身為牢獄節級的兄弟楊雄。而楊雄也有了得力的幫手,那些平日裡吆五喝六的軍漢,見了石秀也短了半截膽氣,只因石秀不分青紅皂白,只要哥哥楊雄受氣,便是一頓好打。
時光荏苒,轉眼已過數月。一日,石秀外出購進了幾頭豬回來,趕進豬舍之中。卻見外頭店鋪緊閉,砍刀、切刀、案板等物都收拾得妥妥當當,店內亦是被洗得乾乾淨淨。
石秀心中暗自思量,莫非是嫂嫂見我身著新衣,心中有所不滿,在背後說了我的壞話,才故意將這店鋪關閉。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既然心中已生疑慮,我豈能坐等他開口?讓哥哥難做,不如我主動辭去,省的麻煩。
於是,石秀收拾好包裹行李,又仔細寫了一本清晰明瞭的賬目,從後面走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