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開闢商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久之後,楊芝褚見到了宋江所推薦的另外三位人物。在一番自我介紹之後,他得知其中一位喚做“混江龍”李俊,此人原本只是個船伕,但他胸有大志,不甘於平庸的生活,於是轉而從事私運貨物的營生。除此之外,他還兼營鹽鐵貿易,甚至涉足漕運等有利可圖的行業。
隨同李俊一起的還有他的兩位兄弟——長兄“出洞蛟”童威和幼弟“翻江蜃”童猛。他們同樣出身於船伕世家,精通水上技藝。
楊芝褚心中暗自高興,因為他早有組建水軍的打算。然而,軍隊的供養並非易事,他手中的數千精兵每年都要消耗數萬貫的軍費。要想供養數萬精兵,恐怕需要數十萬貫的資金。
儘管他擁有畫中空間和義父提供的萬畝良田糧草作為支撐,但即便如此,他也只能給士兵和軍官提供基本的薪酬待遇。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開銷,還有兩項更大的支出沒有計算在內:一是鎧甲,二是馬匹。
宋國的鎧甲堪稱一絕,其製作工藝精良,遠勝於遼金、西夏。因此,鎧甲的價格也極為高昂,製作難度更是常人難以想象。
此外,馬匹也是宋國的一大難題。自從燕雲十六州淪陷後,宋國便失去了養馬之地。滇馬雖能夠勝任運輸輜重的任務,但其體型矮小,並不適合作為戰馬。其他地方雖然也產馬,但品質卻遠遠比不上那三個國家。
因此,馬政成為了宋國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文官們只知道用銀錢購買馬匹,卻不懂得分辨馬匹的優劣。戰馬又怎會輕易地被售賣給敵國呢?
是以軍中良馬難得,且養馬之費十倍於養人。養一匹良馬,其繁瑣程度超乎想象,尚需精心照料,配備齊全馬鞍等物。若非兩次鏖戰,楊芝褚獲西夏良馬上萬匹,又有畫中空間可供放牧,此筆費用,實難一時籌措。
然而,如今也面臨著新的煩惱,那便是騎兵的訓練問題迫在眉睫。這些騎兵將是日後的主力軍,相較於容易訓練的長矛兵,騎兵的選拔與培養顯得尤為困難。倘若不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訓練,他們很難真正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錢,向來是軍事力量之根本。楊芝儲凝視著眼前三人,心中已然有了計較。當今宋國,除京都、江陵府、江寧府一帶外,最為富庶之地,當屬京東東路!
山東素以物產豐饒著稱,商品琳琅滿目!往昔,他必定會選擇前往河北路任職,然而現今的河北路,已被一眾貪官侵蝕殆盡。遼軍頻頻來犯,黃河屢屢氾濫,朝廷卻置之不理,此地又怎能繁榮昌盛。
須知京東東路統轄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萊州、濰州、淄州。每年上貢仙紋綾、梨、棗、絹、牛黃、棉、陽起石、防風、綜絲素絁、仙靈脾、紫石英、海藻、牡蠣、石器等諸多物品。如此眾多的物資可供交易,這三人定能有所作為!
昔日商路阻塞,各地匪寇橫行,連太守都不敢輕易涉足經商,如今這所有道路皆掌控於他手中。真是天遂人願,楊芝儲看向三人,目光炯炯。
他當即起身,喚來僕從,沉聲道:“速去,將林教頭、史將軍請來,就說府中有貴客臨門。再將窖藏的竹葉青、加飯酒取出,殺一頭羊,速速烹製。守住前後門,切勿讓閒人闖入。”
四人對視無言,皆不知這位大人為何突然如此鄭重。只聞楊芝儲面色凝重地言道:“四位賢弟,楊某有一事相托,萬望四位切勿投身軍旅,繼續為我打理商事。諸位放心,此去一路,楊某自會妥善安排,漕運無需憂心,各地官府亦會一路放行。楊某願先出資二十萬貫,貨物亦會為諸位籌備妥當,所得利潤,賜予四位兩成,如此安排,是否滿意?”
李俊聞之,雙目圓睜,這豈用問?他終年辛勞,不過數千貫的生意,能獲兩三成利已然不錯,尚要養活兩兄弟。利潤盡為沿途官員所獲,只需數十水軍阻攔,自己便要奉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