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軍出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楊芝褚即將離開京城之時,高太尉為彰顯對童太尉西征的支援,大方地賜予楊芝褚一個特權——前往甲仗庫,任意挑選足以裝備千人的軍械。
楊芝褚對高太尉的支援非常感謝,拜謝高太尉後,精心擇取了對襟鱗片胸甲、鱗甲袍肚、青銅兜鍪、套頭鱗片肩甲等各千餘件,又精選長槍千杆、硬弩五百張,以及箭矢三萬支。
不僅如此,他還特別請求帶走甲仗庫中的,炮手副使“轟天雷”凌振與兵案制械所都管“小莫邪”樊譞,並借走了二十名熟練的兵匠隨行。童貫亦慷慨借予他五百禁軍,一行人聲勢浩大地返回了鄆州。
抵達鄆州後,楊芝褚立即著手整頓兵馬,以備上任之需。京東路被一分為二,而京東東路的治所恰好設於青州,這也正是慕容貴妃對他格外關注的原因所在。
京東東路幅員遼闊,涵蓋濟南府、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萊州、濰州、淄州及淮陽軍等地,是抵禦遼金鐵蹄的重要防線。
然而,楊芝褚雖肩負重任,卻並無指揮全部軍隊的許可權,時常需接受各路臨時上司的監管。更何況,他的頭頂還有經略安撫使等更高階別的官員。
儘管目前他僅是一名在和平時期負責監管廂軍的官員,但他已深感滿足。能擁有這份權力已是莫大的榮幸,更何況他還擁有一支日益壯大的私兵隊伍。
更令他振奮的是,如今所有人都毫不掩飾地表達對他的支援。義父自不必說,童貫與高俅的舉動更是給予了他極大的鼓舞。
他們以實際行動默許他組建自己的力量,這不僅是對他的信任,更是因為他們深知宋國的制度。在和平時期,將軍手中可調動的兵力極為有限,即便能調集兵馬,糧草輜重亦由轉運使負責,無糧何以戰?
他們之所以如此支援他,是因為他們已將他視為自己人,同舟共濟的一份子。這是透過能力考察、聯姻之後,形成的最終結果。
楊芝褚回到軍營後,即刻傳令湯隆打造兵刃,親手將兩塊拳大玄鐵交予他,沉聲問道:“此乃兩塊稀世之鐵,你看看能否打出精良兵器?”
湯隆接玄鐵,面現喜色:“大人,此乃罕見玄鐵也!如此純淨材質,最宜打製槍頭。須知軍中有句話,槍不破甲,扎之何用。是以,以此等好鐵打造槍頭,實乃物盡其用。吾欲打製一四稜錐形槍頭、一筆管形槍頭,尚有一蛇矛狀槍頭。此玄鐵應足矣。”
正湯隆滔滔不絕述打造計劃時,兵匠適時送兩杆新鑄長兵。匠人向楊芝褚稟道:“少主,六月之前您所要兵器已鑄就,皆以十足好鐵精心鍛成。一為盤龍棍,一為蛇矛。”
楊芝褚接過兩件兵器,端詳良久,心中暗歎義父所遣工匠技藝之精湛。盤龍棍質地堅硬,棍長九尺,兩頭各嵌三節銅鐧首,一擊之下,威力驚人。此棍,當賜予史進。而蛇矛則銳利無比,交由林沖使用。至於其他將領的兵器,待新兵器打造完成後再行分配。
收了兵器,楊芝褚步入大帳,傳召林沖、史進前來。他將蛇矛遞給林沖,問道:“教頭,五百騎兵可否集結完畢?”
林沖緊握蛇矛,意氣風發:“昔日或需數年,現今五百騎兵已然齊備,絕無問題。隨時可上陣殺敵。”
楊芝褚又將盤龍棍交予史進:“五百重甲步卒可有難處?”
史進接過棍子,舞動一番,面露微笑道:“五百重甲長槍兵亦是如此,隨時可上陣殺敵。”
楊芝褚心中稍定,只要索超的五百刀斧手、楊志的五百輕騎兵亦無問題,再加上花榮的五百弓弩手,以及臨時徵調的廂軍,略加訓練,便可成為一支可用之軍。
童太尉正有條不紊地整軍備戰,一切皆按官家之旨意行事。現今,大軍枕戈待旦,即將西出陽關,直搗西夏,一場與西夏的生死較量就此展開,官家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