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北伐前夕(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罷朱辰鈺為自己所做的辯護之詞,朱聿建十分感動,他忽然覺得終於有人理解他的苦了。
打小兒就不讓爺爺待見,跟他的倒黴老子一起蹲大牢,吃糠咽菜,飢一頓飽一頓的,從來就沒有一天享受過皇親國戚這個名頭帶給他的雨露和陽光!
就連朱由檢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也看不上他,他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卻總是與理想背道而馳,越是努力,越是遭到帝王的猜忌!
這樣的日子,他實在是受夠了,所以,這次帶兵勤王,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便是興武朝兵強馬壯,他也曾幻想過有朝一日,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及大明帝國的命運!
現在,他見到了他的曙光,一個強大,睿智的女人。現在的皇帝對她總是笑意融融,文武大臣對她都是畢恭畢敬!
想想自己見識過的一切,朱聿建不斷重新整理著對她的感官。
有關爭論沒有停止,朱辰鈺也沒有制止的意思,先讓輿論飛一會兒吧!
皇明日報如實登載了發生在朝堂的事情,訊息迅速傳遍全國,凡是識文斷字的,不論販夫走卒,還是名流大咖,都在議論這件事情,究竟是嚴格執法,還是多講一些人情?
民間同樣分成兩派!
“要我說啊,這規矩就得嚴格遵從,祖宗立的規矩不能破,否則,離天下大亂就不遠了!”
一名茶樓上喝茶的布巾男子一邊看著皇明日報,一邊慢條斯理的評論。
“呵,唐王謀反?這能怪他嗎?但凡前面兒的兩個能頂點兒事,也不至於讓唐王這麼操心!要說在下佩服的,還得是以前的老燕王!
這唐王倒是有幾分燕王之姿,只可惜出師不利,一到地方就遇到了天山女俠!大明長公主殿下!”
戴著斗笠的江湖俠客,閒坐在船頭,一邊看著皇明日報,一邊自言自語。
“不過,這倒不見得是壞事!長公主英明神武,是我輩習武之人的夢中女神,女神相中的唐王,那估計也不會是什麼簡單人物。日後定能有一番大的作為!”
這時,擺渡的老者笑道:“這赦免的好!這位公主大氣,壓根兒就不在乎什麼謀反不謀反的,老朽以為,只要她還在,這大明就沒人敢造次!”
漸漸的,支援赦免唐王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尤其是那些東南地方的文人和鄉紳,對朱聿建多有了解,有些受其恩惠照顧頗多。
民間的聲音很快也傳到了朝堂,就有大臣不失時機的勸諫皇上要有氣度,有夠包容。皇帝自然是從諫如流。
朱辰鈺的心思皇帝不用猜,因為這一切都是對方讓他安排的,總之,這戲份要做足,做好。造反?隨便,跟我朱常淓有什麼關係?
最終,唐王謀反的案件就這樣波瀾不驚的解決了。
接下來,收編鄭家水師才是重頭戲,朝廷給鄭家所有重要成員都進行封賞,鄭森正式更名朱成功,民間稱為國姓爺,一時間風頭無兩。惹得眾多人羨慕。
鄭家水師更名南洋水師,讓鄭家出人,主導江南造船廠。
江南造船廠上馬就是全新的鐵甲艦,一切從零開始,朱辰鈺蒐羅全國最好的造船工匠,鋼鐵材料處理專家,新型蒸汽機制造團隊,共同投入新式鐵甲艦的研製,夜以繼日的展開工作。
東海和南海的水面上濤聲依舊,遠洋來的商賈以及東印度公司的戰船依舊在遊曳,只是最近那些洋人發現,附近的海盜似乎活動不那麼頻繁了。
打著鄭家旗號的船也有所減少。這些人感到十分高興,地頭蛇似乎受到了重創,更有甚者,有鄭家水師全軍覆沒的訊息傳來。
而只有鄭芝龍他們才明白,大明帝國的水師在韜光養晦,某一天,鐵甲艦會橫空出世,那個時候,才是大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