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康會客廳,此時蕭易正和一位 4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交流,這人身穿一身得體正裝。

“袁先生,就跟之前跟您說的一樣,我們鴻康對於研發汽車這件事是非常用心的,昨晚的新聞您也看了吧,我已經在全國使用者面前表明了我們鴻康的決心。”

“蕭總,我知道,但我還有幾點不明白,希望蕭總能夠解答一下。”

“袁先生請說,只要不涉及我們公司機密的,我都可以回答。”

聽到蕭總真誠的回覆,袁浩也放下心來,開始提出自己的問題。

“好的,第一點就是蕭總為什麼想要邀請我加入鴻康,我之前一直負責燃油汽車,鴻康想要研發的新能源汽車我並不熟悉。”

“第二點是蕭總為什麼那麼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呢?根據目前的情況,國內每年新能源車銷售量才幾十萬臺,在汽車銷量中新能源汽車的佔比還只是個位數。”

“第三點蕭總怎麼會認為,鴻康這個沒有任何造車背景的公司研發出來的新能源車會有使用者購買呢?雖然鴻康在智慧家電和移動裝置方面非常厲害,但這些不到 1萬的產品和動輒十幾二十萬的產品沒有可比性。”

蕭易聽完袁浩的問題後,思考了一下便直接開始回覆。

“袁先生,第一點很簡單,袁先生可是在通用公司做到了研發副總監的位置,對於汽車行業有著深厚的理解。”

“我們新能源車雖然不需要傳統的發動機,但其餘底盤、車架等都是通用的,我們需要像袁先生這樣的行業前輩給我們做出指導。”

“就像我剛剛說的,我們鴻康造車,不管成還是不成,我都要將這個產品做到最好,給到使用者最好的體驗,而袁先生在汽車行業的寶貴經驗,對我們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蕭易解釋完第一點後,就開始解釋第二點和第三點。

“至於第二和第三點其實可以合在一起解釋。”

“新能源車現在看起來市場規模很小,更是出現了很多為了騙補貼才成立的公司,但袁先生有沒有發現,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上面還是在大力支援這個行業。”

“還有我昨天的採訪影片,tV臺的記者專門過來採訪我們鴻康研發新能源車的問題,這個難道還不明顯嗎?”

“這說明上面對這個新能源車非常重視,所以我才敢斷定,這是一個國內汽車行業在外資車的包圍之下,非常難得的彎道超車的機會,甚至可以說幾十年難得一見的絕佳機會。”

“而新能源車一旦興起,這將對整個汽車行業進行重新洗牌,面對新能源車這個新產品,有沒有汽車背景其實不那麼重要,能不能獲得使用者的信賴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是成立汽車公司的原因,現在就有這麼一個機會,就看袁先生願不願意跟我賭一把,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那麼我們將有機會把現在的老牌汽車公司甩在身後。”

面對蕭易的循循善誘,就算袁浩人到中年,心性已經磨鍊得無比淡然了,但此時也完全平靜不下去,一時之間都不知說什麼好,只能愣愣地看著蕭易。

蕭易此時繼續開始講解自己對於汽車行業的各種未來規劃,等講解完後,蕭易才重新對著袁浩說話。

“袁先生不需要那麼快下決定,可以回去慢慢想想,有什麼問題再詢問我也不遲。”

......

網路上,因為採訪又火了一次的鴻康熱度還沒下來,某知名科技圈大 V就直接蹭著這個熱度釋出了一條行業的最新訊息。

“據業內訊息,鴻康研發設計的 28nm晶片流片成功,即將進入量產階段,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上市了。”

一些這個行業的使用者看到這個資訊,直接在這個大 V訊息下評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