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康的雲股東大會結束了,但對於外界的衝擊才開始突顯出來。

各種媒體的新聞稿不停轟炸,一下子讓使用者都沒反應過來。

“震驚,月收入突破 100億,這家轉型兩年多的公司憑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我國又誕生了一家月營收破 100億的公司。”

“鴻康雲股東大會,蕭總介紹鴻康月營收突破 100億。”

“鴻康宣佈營收突破 100億大關,這家智慧家電公司再一次崛起。”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其餘的報道。

“鴻康總裁更換,新的總裁居然有這樣的經歷。”

“鴻康蕭總介紹了鴻康新總裁,表明未來鴻康將不會改變。”

“鴻康成立汽車公司,未來可能會投入到汽車領域。”

“鴻康投資 40億寧時代,理由居然是這個。”

面對網上鴻康月營收突破 100億的訊息,網友也熱議開來,熱度一下子衝到了熱榜前 3。

“怪不得鴻康敢投資 40億寧時代,真的財大氣粗啊,一個月營收 100億,太牛逼。”

“一個月營收 100億,一年營收 1200億,我靠,這個營收規模,這放在證券市場也屬於一個巨無霸了吧。”

“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如果鴻康在證券市場上市的話,那蕭總的身家會來到多少?”

“不知道,這個沒公佈,但肯定很多,太恐怖了,年輕一輩第一富豪,財富來源還是乾淨無比,全靠自己一手一腳打拼出來的。”

但對於鴻康成立了汽車公司、投資寧時代的訊息,網友對這個訊息褒貶不一。

“新能源車,鴻康為什麼要搞這玩意?這玩意狗都不開,我查了一下資料,一個月才賣幾萬輛,這玩意需要投資這麼大研發嗎?”

“就是,燃油車不比這勞什子新能源車好多了嗎?鴻康真要研發啊,乾脆直接研發燃油車好了。”

“現在的新能源車就是騙政府補貼的,以鴻康的名聲,應該不會想搞這個吧。”

“我感覺鴻康這次造車應該會不錯,畢竟鴻康一直都是行業開拓者,之前家電不也變成智慧家電了嗎。”

就在大家討論熱情高漲的時候,一個商業方面的大 V也突然發了一個關於鴻康的影片。

影片裡,這個大 V直接找到了一份資料給使用者介紹。

“兄弟們,給你們介紹一下鴻康的新總裁,這個人的經歷非常不簡單。”

“張宇,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經濟系,並持有哈佛大學商學院 mbA學位,畢業後加入紅傘。”

“在紅傘期間,他主導或參與了對好幾個大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的投資事務。”

“張宇在投資行業也是一個厲害人物,每次投資企業都會幫助企業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還有戰略最佳化,還幫助了幾個企業完成了上市,行業內對這位投資人的評價很高。”

“我沒想到這樣的投資人怎麼會突然離開紅傘,加入鴻康了。”

這個大 V發出影片後,評論區也熱鬧起來。

“鴻康這不會準備上市了吧。”

“不一定,你們沒發現張宇的資料有組織架構和戰略最佳化嗎?而且像鴻康發展這麼快速的公司,誰能不心動。”

網路上關於鴻康的熱度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還沒降下來,還是有無數的網友在進行討論。

深城,亞迪公司總部,公司老總理王康正在批閱檔案,門口突然傳來了助理的聲音。

“王總,剛剛得到的訊息,市場部傳來訊息,鴻康公司昨晚正式宣佈進入汽車行業。”

聽到助理的聲音,剛剛還在認真批閱檔案的王康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