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藍廠總部,市場總監沈東拿著資料來到 cEo韋一敏辦公室裡。

“韋總,根據我們相關平臺的資料監控,目前鴻康 K1前三天預估出貨量在 40萬臺以上,從目前的資料監控來看,已經是一個小爆款了,如果後續口碑跟得上,肯定是一個大爆款。”

看著沈東遞上來的資料,韋一敏眉頭緊皺,嚴厲地詢問起來。

“對我們的產品有什麼影響?市場部對於這個有什麼應對方案?”

看到韋一敏表情不善,有生氣的跡象,沈東一激靈,馬上進行回覆。

“韋總,目前對我們的 t系列和 Y系列都有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小麥的紅麥系列。根據運營部的資料,線下市場還不清楚,但我們官方渠道 t系列和 Y系列的銷量這兩天下滑了 10%左右。”

“我們昨天還打算趁著鴻康 K1的熱度下降時,把跟 xx明星合作的宣傳投放出去,提高我們的熱度,但昨天下午鴻康發了一個他們老闆蕭易去生產線組裝手機的影片,一下又把熱度拉回來了。”

聽到沈東的話後,韋一敏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

“鴻康的老闆蕭易去生產線組裝手機?他去有什麼用?能提高效率嗎?”

“韋總,使用者都知道不能提高效率,但使用者就喜歡討論這個,所以鴻康的熱度又一次被拉了起來。”

“這鴻康的營銷手段也是夠離譜的,層出不窮,這還讓不讓其他人玩了?你們市場部是幹啥吃的?天天找明星宣傳,價格貴還沒人家發一個影片的熱度高,這還怎麼比?”

一旁的沈東聽到韋一敏的訓話,根本不敢說話。

韋一敏罵了一通後,才繼續回到剛剛的話題,“今天趕緊把之前的廣告都投放出去,把我們的熱度重新拿回來。然後你們市場部每人寫一份檢討給我,為什麼別人鴻康能做這個,你們市場部做不到。”

沈東聽到韋一敏的決定後,小心翼翼地回覆,“韋總,可能今天也不是發出去的最佳時機,您看。”

說完後,沈東就把手機遞了上去,手機介面上正是鴻康官方賬號,而賬號下面剛剛發了一個影片。

影片裡面是一個通報批評的公告。

鴻康公司通報批評:

昨天蕭易先生在沒有獲得生產線負責人的同意下,私自進入了生產線進行生產操作。由於蕭易操作生疏,效率太慢,嚴重影響了生產線生產效率。

我們在此對蕭易先生做出全公司通報批評,扣除蕭易先生當月獎金 1000元。

韋一敏看著影片裡面蕭易的名字和照片,加上這個通報公告,無力一嘆,才對著沈東說道:“什麼時候投放你們自行安排,但檢討必須今天交給我,還有接下來的反思。”

“好的,韋總,我現在就去辦。”

……

網路上,隨著鴻康的這個影片發了出去,瞬間爆火起來,無數的網友在這個影片下面評論。

“哈哈哈,鴻康牛逼啊,連自己的老闆都要通報批評。”

“笑死我了,昨天蕭總還說自己速度快,讓生產線的員工誇他幹過活,今天就出通告批評拖慢了生產效率。”

“@鴻康直播間,罰太少了,才 1000元怎麼行,多罰點,不然別人還以為我們罰不起呢,狗頭表情。”

“這兩天的事情也太有趣了,不行,我必須去買一臺,不然以後蕭總不出影片了怎麼辦,我的快樂就少了一半了。”

隨著越來越多人討論,一些還不知道前因後果的網友也跑來詢問。

“d大的說下,這個到底是什麼情況,為啥蕭總被通報批評了?”

“這是啥情況,為啥鴻康要通報批評自己的老闆,這是不要命了嗎。